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兽医基础科学论文--家畜微生物学(兽医病原微生物学)论文--家畜病毒学论文

伪狂犬病毒不同毒株间gC蛋白的抗原差异性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引言第13-19页
    1.1 猪伪狂犬病第13页
    1.2 伪狂犬病病毒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伪狂犬病病毒的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致病机理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gC蛋白的功能及表位研究进展第15页
    1.3 酵母展示技术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酵母表面展示的原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酵母展示技术分选抗原的原理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 1.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-19页
第二章 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第19-24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病料样品、主要试剂及仪器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引物设计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组织研磨及DNA提取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PCR鉴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gC、gE基因序列分析第20页
    2.2 结果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病料检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PRVgC、gE基因序列分析第20-23页
    2.3 讨论第23-24页
第三章 两株PRVgC蛋白酵母随机文库的构建与筛选第24-35页
    3.1 材料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毒株、质粒及血清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要试剂配制第24-26页
    3.2 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两毒株gC蛋白基因的克隆与鉴定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两毒株gC蛋白酵母随机文库的构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两毒株gC蛋白酵母展示文库质量的鉴定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两毒株gC蛋白酵母表达文库的筛选第28-29页
    3.3 结果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两毒株gC基因的克隆与鉴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两毒株gC蛋白酵母展示文库的构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两毒株阳性血清的特异性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两毒株gC蛋白酵母展示文库的流式分选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两毒株gC蛋白文库分选结果的鉴定与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34-35页
第四章 两毒株gC蛋白抗原区的抗原特性研究第35-46页
    4.1 材料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主要试剂配制第35-36页
    4.2 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两毒株gC蛋白抗原区酵母表达质粒的构建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两毒株gC蛋白各抗原区的流式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两毒株gC蛋白各抗原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两毒株gC蛋白各抗原区抗原特性的ELISA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4.3 结果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两毒株gC蛋白各抗原区酵母展示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两毒株gC蛋白各抗原区的流式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两毒株gC蛋白各抗原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两毒株gC蛋白各抗原区的抗原特性的ELISA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44-46页
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作者简介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陆地棉WUSCHEL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
下一篇:NA蛋白影响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