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9-16页 |
(一)问题的提出 | 第9-11页 |
1.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2.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二)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对信访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2.城市房屋征收拆迁类信访事项研究 | 第13-14页 |
(三)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文献研究法 | 第14-15页 |
2.调查法 | 第15页 |
3.案例分析法 | 第15-16页 |
一、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6-21页 |
(一)相关概念 | 第16-17页 |
1.信访 | 第16页 |
2.拆迁 | 第16-17页 |
3.公共利益 | 第17页 |
(二)理论基础 | 第17-19页 |
1.霍布森选择 | 第17-18页 |
2.冲突理论 | 第18页 |
3.社会矛盾理论 | 第18-19页 |
(三)房屋拆迁信访事项的特点 | 第19-21页 |
1.群体性信访增多 | 第19页 |
2.信访问题案情复杂 | 第19-20页 |
3.多头上访、重复上访、越级上访突出 | 第20页 |
4.信访主体的弱势性 | 第20-21页 |
二、E市城市房屋征收拆迁信访形势及案例研究 | 第21-30页 |
(一)信访工作发展历史 | 第21-22页 |
(二)当前信访形势分析 | 第22-26页 |
1.我国信访形势总体情况 | 第22-23页 |
2.E市总体信访形势及其特点 | 第23-26页 |
(三)E市城市房屋征收拆迁信访事项——以E市李某某案例为例 | 第26-30页 |
1.信访人基本情况及信访事件概述 | 第26-28页 |
2.信访人对事件的叙述 | 第28-29页 |
3.开发商对事件的叙述 | 第29页 |
4.政府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回应 | 第29-30页 |
三、E市城市房屋征收拆迁信访事项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0-43页 |
(一)房屋征拆信访事项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5页 |
1.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3页 |
2.开发商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3.信访人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5页 |
(二)房屋征拆信访事项原因分析 | 第35-43页 |
1.发展速度快城改任务重压力大 | 第35页 |
2.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到位 | 第35-36页 |
3.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| 第36-37页 |
4.信访制度作用发挥不充分 | 第37-39页 |
5.对信访工作认识含混 | 第39页 |
6.信访维稳用力过度 | 第39-40页 |
7.群众法律意识淡薄 | 第40-43页 |
四、房屋征拆类信访事项的对策和建议 | 第43-50页 |
(一)房屋征拆类信访事项的对策和建议 | 第43-46页 |
1.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意识 | 第43-44页 |
2.自觉维护好群众利益 | 第44页 |
3.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和建设项目宜传工作力度 | 第44-45页 |
4.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工作经验 | 第45页 |
5.从严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| 第45-46页 |
(二)E市信访工作的实践探索 | 第46-48页 |
1.理念创新,梳理良好的服务群众的观念 | 第46页 |
2.方法创新,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良性互动 | 第46页 |
3.技术创新,让信访插上接互联网的翅膀 | 第46-47页 |
4.制度创新,形成适应新时代的信访工作体制 | 第47-48页 |
(三)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思考 | 第48-50页 |
1.信访工作要在社会治理新格局中找准定位 | 第48页 |
2.信访工作者要在社会化中有作为 | 第48页 |
3.信访工作方式要跳出因维稳而维权的思维定式 | 第48-49页 |
4.信访工作要强化法治意识 | 第49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附录调查问卷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