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1 导论第10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2 文献综述第13-23页
    2.1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型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第15-18页
    2.2 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2.3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第19-20页
    2.4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改进第20-21页
    2.5 对以往研究的总结评价第21-23页
3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相关概念和指导思想第23-28页
    3.1 创新创业教育的演进与内涵第23-25页
    3.2 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第25-27页
    3.3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第27-28页
4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发展现状第28-43页
    4.1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实践探索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基于个体发展水平的评价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基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评价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基于区域经济效应的评价第35页
    4.2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政策导向第35-40页
    4.3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第40-43页
5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优化路径第43-48页
    5.1 加强评价的顶层设计第43页
    5.2 评价的价值导向要转化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评价要回归教育本身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筛选效应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客观认识评价标准的多样性第44-45页
    5.3 评价要提升针对性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关注不同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影响差异性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关注触发创新创业的典型事件第45-46页
    5.4 评价范围要拓展第46页
    5.5 评价要增强连续性第46-48页
6 结论与展望第48-50页
    6.1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48-49页
    6.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49页
    6.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
下一篇:美国大学教育智库研究--以教育政策研究联盟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