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7页 |
1.1 酿酒酵母细胞壁多糖的简介 | 第14-15页 |
1.1.1 酿酒酵母细胞壁是生物活性多糖的理想来源 | 第14-15页 |
1.1.2 酿酒酵母细胞壁多糖的免疫活性及应用 | 第15页 |
1.2 酿酒酵母细胞壁多糖的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1.2.1 酿酒酵母细胞壁的结构 | 第15-18页 |
1.2.2 酿酒酵母的细胞壁多糖的合成途径研究 | 第18-20页 |
1.3 基于RNA-Seq技术的转录组研究 | 第20-25页 |
1.3.1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概况 | 第20-21页 |
1.3.2 RNA-Seq转录组测序技术的介绍 | 第21-25页 |
1.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5-27页 |
1.4.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25页 |
1.4.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细胞壁β-1,3-葡聚糖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对细胞壁多糖含量的影响 | 第27-52页 |
2.1 引言 | 第27-28页 |
2.2 材料与设备 | 第28-31页 |
2.2.1 菌株和质粒 | 第28页 |
2.2.2 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28-29页 |
2.2.3 主要试剂 | 第29页 |
2.2.4 培养基与溶液 | 第29-31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31-44页 |
2.3.1 酿酒酵母Fks1及Rho1基因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| 第31-39页 |
2.3.2 酿酒酵母Fks1基因敲除菌的构建 | 第39-42页 |
2.3.3 酿酒酵母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| 第42-43页 |
2.3.4 RT-PCR鉴定基因的表达量 | 第43页 |
2.3.5 细胞壁多糖的提取及离子色谱检测 | 第43-44页 |
2.4 结果讨论 | 第44-50页 |
2.4.1 Fks1及Rho1基因过表达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 | 第44-46页 |
2.4.2 Fks1基因敲除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 | 第46-48页 |
2.4.3 重组酿酒酵母的目的基因RNA水平的测定 | 第48-49页 |
2.4.4 重组酿酒酵母细胞壁各多糖含量测定 | 第49-5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三章 基于RNA-Seq技术对Fks1缺失突变影响细胞壁多糖合成的机理分析 | 第52-70页 |
3.1 引言 | 第52页 |
3.2 材料设备 | 第52-53页 |
3.2.1 菌株和质粒 | 第52页 |
3.2.2 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52页 |
3.2.3 主要试剂 | 第52页 |
3.2.4 培养基与溶液 | 第52-53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53-58页 |
3.3.1 BY4743/△Fks1生长曲线测定 | 第53页 |
3.3.2 BY4743/△Fks1压力敏感性测试 | 第53页 |
3.3.3 RNA样品的制备及质量检测 | 第53-55页 |
3.3.4 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| 第55页 |
3.3.5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| 第55-57页 |
3.3.6 荧光定量RT-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的有效性 | 第57-58页 |
3.4 结果讨论 | 第58-68页 |
3.4.1 BY4743/△Fks1生长特性分析及转录组测序取样时间点确定 | 第58-59页 |
3.4.2 BY4743/△Fks1细胞壁变化特性分析 | 第59-60页 |
3.4.3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| 第60-68页 |
3.4.5 RT-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的有效性 | 第6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四章 基于Fks1缺失突变株中的CWI补偿机制对酿酒酵母细胞壁葡聚糖进行调控 | 第70-77页 |
4.1 引言 | 第70页 |
4.2 材料设备 | 第70-71页 |
4.2.1 菌株、质粒和引物 | 第70页 |
4.2.2 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70页 |
4.2.3 主要试剂 | 第70-71页 |
4.2.4 培养基与溶液 | 第71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71-73页 |
4.3.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71-72页 |
4.3.2 过表达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 | 第72页 |
4.3.3 重组酿酒酵母葡聚糖含量测定 | 第72-73页 |
4.4 结果讨论 | 第73-76页 |
4.4.1 构建Msb1,Sph1,Knr4过表达质粒 | 第73-74页 |
4.4.2 酿酒酵母转化及过菌株筛选 | 第74页 |
4.4.3 重组酿酒酵母压力敏感性测试 | 第74-75页 |
4.4.4 重组酿酒酵母葡聚糖含量测定 | 第75-7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7-80页 |
结论 | 第77-78页 |
展望 | 第78页 |
本论文创新点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附录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