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道路建筑材料论文

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沥青复合胶浆力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冻融对水泥沥青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冻融条件下C A复合材料本构方程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水泥沥青复合材料孔隙结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研究现状分析第15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6-17页
第2章 粘弹性本构方程及试验方法第17-31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7页
    2.2 本构方程推导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本元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模型推导第18-20页
    2.3 原材料第20-21页
    2.4 试件制备及试验仪器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试件制备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试验仪器第22-25页
    2.5 试验方法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冻融试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蠕变及蠕变损伤试验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动态频率扫描试验第27-28页
    2.6 快速冻融试验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3章 CA复合胶浆静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31-4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1页
    3.2 试验原理第31-32页
    3.3 蠕变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冻融循环对C A复合胶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温度对C A复合胶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材料配合比对C A复合胶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3.4 蠕变试验结果拟合及分析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三链Kevin模型拟合及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分数导数模型拟合及分析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本构模型静态蠕变拟合结果对比分析第4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4章 CA复合胶浆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47-6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7页
    4.2 时温等效原理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聚物力学状态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材料主曲线第49-50页
    4.3 频率扫描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50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冻融循环对C A复合胶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温度对C A复合胶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A/C比对C A复合胶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冻融循环对扩展频率下C A复合胶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4-57页
    4.4 频率扫描试验结果拟合及分析第57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实际频率范围三链Kevin模型拟合及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实际频率范围分数导数模型拟合及分析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扩展频率范围13链Kevin模型拟合及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本构模型对比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5章 CA复合胶浆冻融损伤及孔隙结构第68-8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8页
    5.2 水泥沥青材料损伤理论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材料破坏理论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损伤变量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有效应力与应变等效性假设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六参数蠕变损伤模型第71-74页
    5.3 C A复合胶浆蠕变损伤试验分析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蠕变损伤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蠕变损伤试验结构拟合及分析第75-78页
    5.4 C A复合胶浆孔隙结构第78-80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0-82页
结论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9-91页
致谢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加纳阿克拉中央商务区停车规划和政策研究
下一篇:基于不同出行者预留时间的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