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1 直升机旋翼桨叶变形参数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立体视觉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0-13页 |
1.3.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直升机旋翼桨叶挥舞角测量系统设计 | 第13-25页 |
2.1 概述 | 第13-14页 |
2.2 硬件子系统设计 | 第14-19页 |
2.2.1 硬件子系统组成 | 第14页 |
2.2.2 主要器件技术指标和选型 | 第14-19页 |
2.3 软件子系统设计 | 第19-24页 |
2.3.1 软件子系统组成 | 第19-20页 |
2.3.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| 第20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基于双目视觉的标记点三维信息测量 | 第25-46页 |
3.1 概述 | 第25-26页 |
3.2 双目视觉标定及校正 | 第26-32页 |
3.2.1 双目视觉标定原理 | 第26-29页 |
3.2.2 标定图像采集 | 第29-30页 |
3.2.3 标定模板图像的角点检测 | 第30-31页 |
3.2.4 标记点图像的标定及校正 | 第31-32页 |
3.3 编码标记点检测及匹配 | 第32-37页 |
3.3.1 人工编码标记点原理 | 第32-33页 |
3.3.2 编码标记点检测 | 第33-37页 |
3.3.3 编码标记点匹配 | 第37页 |
3.4 标记点三维信息测量 | 第37-39页 |
3.4.1 标记点图像采集 | 第38页 |
3.4.2 标记点三维信息计算 | 第38-39页 |
3.5 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39-4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直升机旋翼桨叶挥舞角测量方法 | 第46-62页 |
4.1 概述 | 第46-47页 |
4.2 旋翼坐标系建立 | 第47-55页 |
4.2.1 标记点三维坐标获取 | 第48-49页 |
4.2.2 坐标轴矢量计算 | 第49-53页 |
4.2.3 坐标系原点计算 | 第53-54页 |
4.2.4 坐标系转换 | 第54-55页 |
4.3 挥舞角测量 | 第55-57页 |
4.3.1 挥舞角测量原理 | 第56页 |
4.3.2 挥舞角测量步骤 | 第56-57页 |
4.4 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57-6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5.1 研究工作总结 | 第62-63页 |
5.2 研究工作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