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3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1页 |
1.4 研究创新之处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2.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| 第13-15页 |
2.1.1 全面风险管理的涵义 | 第13-14页 |
2.1.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2.2 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2.3 全面风险管理与融资担保机构风险评估的关系 | 第16-17页 |
2.4 相关评述 | 第17-19页 |
第3章 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风险分析 | 第19-28页 |
3.1 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| 第19-23页 |
3.1.1 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| 第19-22页 |
3.1.2 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| 第22-23页 |
3.2 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概述 | 第23-28页 |
3.2.1 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的特征 | 第24-26页 |
3.2.2 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来源及分类 | 第26-28页 |
第4章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| 第28-38页 |
4.1 融资性担保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设计思路 | 第28-30页 |
4.2 全面风险管理下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| 第30-34页 |
4.2.1 指标选取原则 | 第30-31页 |
4.2.2 指标体系构成及指标含义 | 第31-34页 |
4.3 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评估方法选择——可拓综合评价 | 第34-38页 |
第5章 个案研究:A融资担保机构风险评估 | 第38-49页 |
5.1 A融资担保公司背景 | 第38-39页 |
5.2 A融资担保公司可拓风险评估模型的运用 | 第39-48页 |
5.2.1 确定经典域和节域 | 第39-43页 |
5.2.2 数据收集及确定待评价物元 | 第43-45页 |
5.2.3 确定权重 | 第45-47页 |
5.2.4 计算关联度及最终评价等级 | 第47-48页 |
5.3 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2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9-50页 |
6.2 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附录 | 第5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