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--液压传动论文--液压元件论文

电液比例阀用电磁铁输出特性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

摘要第3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目录第10-13页
第1章 绪论第13-3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液压电磁阀及控制研究概述第14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电液比例电磁阀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电液数字电磁阀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阀用电-机械转换器结构第17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电机械转换器铁磁材料特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电-机械转换器的控制技术第26-31页
    1.3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31-32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32-35页
第2章 阀用电磁铁数学建模及特性研究第35-51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5-36页
    2.2 电磁铁特性有限元分析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时步有限元分析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仿真结果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 2.3 电磁铁电磁特性数学模型研究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电磁铁的数学模型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解析结果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极靴参数的磁路分析优化第46-4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3章 电压信号校正改善阀用电磁铁输出力特性第51-7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1-53页
    3.2 单电磁铁电液比例阀的结构第53-54页
    3.3 电磁铁的力位移特性及校正第54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电磁铁的力位移特性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滞环产生机理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电磁力磁滞信号校正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电磁铁恒力输出特性信号校正第61-62页
    3.4 电磁铁输出力特性校正算法及试验第62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电磁铁输出力特性双线性插值校正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试验分析第63-69页
    3.5 本章结论第69-71页
第4章 主副绕组电磁铁的电磁特性及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特性第71-89页
    4.1 主副绕组电磁铁数学建模及仿真第71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主副绕组阀用电磁铁结构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电磁铁主副绕组数学建模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仿真模型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仿真结果分析第76-80页
    4.3 阀用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特性分析第80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驱动特性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仿真结果分析第83-8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7-89页
第5章 开关电磁铁位置的磁链参数辨识第89-11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89-90页
    5.2 开关电磁铁主副绕组位置检测原理第90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副绕组开关电磁铁磁链和磁链增量第90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开关电磁铁绕组磁链特性检测第93-94页
    5.3 副绕组磁链特性测试试验第94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试验装置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95-99页
    5.4 电磁铁磁链信号特性及抗干扰措施第99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磁链辨识信号特性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信号滤波第101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奇异点的处理第104-107页
    5.5 开关电磁铁位置的磁链参数辨识试验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磁链参数辨识位置的试验原理及装置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开关电磁铁磁链参数辨识位置的结果第109-110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10-111页
第6章 比例电磁铁位置磁链参数辨识的静动态特性第111-127页
    6.1 比例电磁铁和开关电磁铁磁链特性比较第111-11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电磁力和磁链增量研究第111-11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两种电磁铁磁链增量特性比较第114-117页
    6.2 试验测量比例电磁铁磁链特征量第117-120页
    6.3 比例电磁铁静动态位置辨识试验第120-124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24-127页
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27-130页
    7.1 论文总结第127-128页
    7.2 本文的创新点第128页
    7.3 工作展望第128-130页
参考文献第130-138页
致谢第138-13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9-140页

论文共1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多式交通均衡的公交专用道设置分析与优化
下一篇:双金属芬顿体系氧化水中有机物的效能与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