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双金属芬顿体系氧化水中有机物的效能与机理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5-29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页
    1.2 Fenton反应技术第15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Fenton反应的原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Fenton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Fenton技术的改进方法第21-24页
    1.3 基于Fenton反应的其它氧化技术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其它的过氧化物催化氧化体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零价铁和氧气的反应体系第25-26页
    1.4 金属联用的催化技术第26-27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-29页
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9-35页
    2.1 目标有机物的选择及结构参数第29-30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第31-32页
    2.3 实验与分析检测方法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主要实验方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有机物浓度的测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二价铁浓度的测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过氧化氢浓度的测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阴离子的测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TOC的测定第34-35页
第3章 金属离子对Fenton反应效能的影响研究第35-4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5-36页
    3.2 金属离子对Fe(II)和Fe(III)分解H_2O_2的影响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金属离子对Fe(II)催化分解H_2O_2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金属离子对Fe(III)催化分解H_2O_2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3.3 金属离子对Fenton体系氧化2,4,6-TCP的影响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H_2O_2浓度下金属离子对Fe(II)/H_2O_2体系氧化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H_2O_2浓度下金属离子对Fe(III)/H_2O_2体系氧化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pH值下金属离子对Fe(II)/H_2O_2体系氧化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不同pH值下金属离子对Fe(III)/H_2O_2体系氧化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金属离子对氧化2,4,6-TCP时TOC去除的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4章 Fe/Mn双金属Fenton体系的氧化效能及机理第48-7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8页
    4.2 Fe/Mn双金属Fenton体系氧化BA的效能研究第48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H_2O_2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Mn(II)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动力学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4.3 Fe(III)/Mn(II)/H_2O_2体系氧化其它有机物的效能研究第58-60页
    4.4 Fe(III)/Mn(II)/H_2O_2体系的氧化作用机理研究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叔丁醇的抑制作用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pHBA的生成第61-63页
    4.5 Mn(II)在Fe(III)/Mn(II)/H_2O_2体系中的作用分析第63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Mn(II)对HO 的消耗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Mn(II)对HO_2 / O_2 -生成的影响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Mn(II)的最终影响第67-69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5章 Fe/Cu双金属Fenton体系的氧化效能及机理第70-88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0-71页
    5.2 Fe(II)/Cu(II)/H_2O_2体系氧化2,4,6-TCP的效能研究第71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H_2O_2初始浓度的影响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Cu(II)初始浓度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氧化过程中Cl-的释放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氧化过程中TOC的变化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动力学分析第75-77页
    5.3 Fe(II)/Cu(II)/H_2O_2体系氧化其它有机物的效能研究第77-79页
    5.4 Fe(II)/Cu(II)/H_2O_2体系的氧化作用机理研究第79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氧化活性物种的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Cu(II)在Fe(II)/Cu(II)/H_2O_2体系中的作用分析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Cu(I)的催化作用第84-8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6-88页
第6章 Fe/Ce双金属Fenton体系的氧化效能及机理第88-103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88页
    6.2 Fe/Ce双金属Fenton体系氧化phenol的效能研究第88-9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反应pH的影响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H_2O_2初始浓度的影响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Ce(III)初始浓度的影响第92-93页
    6.3 Fe(III)/Ce(III)/H_2O_2体系氧化其它有机物的效能研究第93-94页
    6.4 Fe(III)/Ce(III)/H_2O_2体系的氧化作用机理研究第94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Ce(III)对HO 消耗和HO2 /O2 -生成的影响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氧化phenol过程中Fe(II)和苯醌的变化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Fe(III)/Ce(III)/H_2O_2体系氧化苯醌的研究第98-99页
    6.5 多金属组合的Fenton体系的氧化效能研究第99-101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101-103页
结论第103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21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1-123页
致谢第123-124页
个人简历第124页

论文共12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液比例阀用电磁铁输出特性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
下一篇: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