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与工程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0页 |
1.2.1 长大上坡车辆对路面的作用力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2.3 长大上坡路段路面结构内部动力学响应现场实测的研究现状 | 第18页 |
1.2.4 提高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耐久性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车辆对长大上坡段路面的作用载荷研究 | 第22-45页 |
2.1 长大上坡路段车辆相关参数调查 | 第22-23页 |
2.1.1 常用车辆参数调查 | 第22-23页 |
2.1.2 车辆超载调查 | 第23页 |
2.1.3 车辆速度调查 | 第23页 |
2.2 路面相关参数调查 | 第23-25页 |
2.3 长大上坡路段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 | 第25-28页 |
2.3.1 上坡车辆的受力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3.2 上坡车辆的动力学方程 | 第27-28页 |
2.4 长大上坡路段车辆对路面的动载荷分析 | 第28-44页 |
2.4.1 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计算模型 | 第28-31页 |
2.4.2 路面不平度及路面不平度模拟 | 第31-33页 |
2.4.3 车辆动作用力仿真分析 | 第33-4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| 第45-77页 |
3.1 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45-47页 |
3.1.1 路面结构参数 | 第45页 |
3.1.2 路面结构的网格划分 | 第45-46页 |
3.1.3 车辆对路面的载荷与边界条件 | 第46-47页 |
3.2 长大上坡沥青路面有限元分析指标的选取 | 第47-49页 |
3.3 长大上坡沥青路面有限元分析 | 第49-76页 |
3.3.1 纵坡坡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| 第49-55页 |
3.3.2 载重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| 第55-59页 |
3.3.3 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| 第59-63页 |
3.3.4 结构层模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| 第63-69页 |
3.3.5 结构层厚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| 第69-75页 |
3.3.6 入坡速度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| 第75-7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四章 基于粘弹性本构关系的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| 第77-97页 |
4.1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理论基础 | 第77-78页 |
4.2 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分析理论 | 第78-79页 |
4.3 移动载荷下沥青路面动态粘弹性模型 | 第79-81页 |
4.3.1 模型尺寸和单元划分 | 第79页 |
4.3.2 路面材料粘弹性参数 | 第79-80页 |
4.3.3 移动载荷的实现 | 第80-81页 |
4.4 长大上坡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分布规律 | 第81-96页 |
4.4.1 坡度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| 第81-84页 |
4.4.2 载重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| 第84-86页 |
4.4.3 温度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| 第86-89页 |
4.4.4 模量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| 第89-91页 |
4.4.5 厚度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| 第91-96页 |
4.4.5.1 面层厚度的影响 | 第91-93页 |
4.4.5.2 基层厚度的影响 | 第93-9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96-97页 |
第五章 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| 第97-125页 |
5.1 沥青路面三维应变传感器的设计与开发 | 第97-99页 |
5.1.1 传感器测量原理的选择 | 第97页 |
5.1.2 传感器设计中的关键性问题 | 第97-98页 |
5.1.3 传感器设计 | 第98-99页 |
5.2 三向应变传感器与沥青路面变形协调性研究 | 第99-102页 |
5.2.1 传感器有限元模型 | 第99-101页 |
5.2.2 有限元结果分析 | 第101-102页 |
5.3 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动力响应试验方案 | 第102-106页 |
5.3.1 试验路段介绍 | 第102-103页 |
5.3.2 试验研究方案 | 第103-106页 |
5.4 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动力响应试验结果分析 | 第106-112页 |
5.4.1 动态应变时程曲线波形特征分析 | 第106-107页 |
5.4.2 不同坡道位置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| 第107-110页 |
5.4.3 不同载重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| 第110-112页 |
5.5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| 第112-114页 |
5.6 利用粘弹性模型对弹性模型的修正研究 | 第114-124页 |
5.6.1 不同坡度下两种模型的力学响应对比与修正研究 | 第114-117页 |
5.6.2 不同载重下两种模型的力学响应对比与修正研究 | 第117-121页 |
5.6.3 不同温度下两种模型的力学响应对比与修正研究 | 第121-124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124-125页 |
第六章 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层间抗剪性能研究 | 第125-144页 |
6.1 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层间剪切强度试验 | 第125-141页 |
6.1.1 试验原理与仪器 | 第125-126页 |
6.1.2 试验过程和试验方法 | 第126-129页 |
6.1.3 试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| 第129-134页 |
6.1.4 剪切强度的修正 | 第134-137页 |
6.1.5 剪切强度的可靠度分布研究 | 第137-141页 |
6.2 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切性能研究 | 第141-143页 |
6.2.1 不同坡度下的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切性能 | 第141-142页 |
6.2.2 不同载重下的长大上坡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切性能 | 第142-143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143-14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44-149页 |
主要结论 | 第144-147页 |
创新点 | 第147-148页 |
展望 | 第148-1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9-16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60-161页 |
致谢 | 第1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