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外语论文--英语论文

概念隐喻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绪论第9-12页
    一、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
    三、 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四、 论文框架第11-12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-20页
    第一节 隐喻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国外的隐喻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国内的隐喻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第二节 英语写作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国外英语写作教学法的研究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国内有关英语写作的研究状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目前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7-18页
    第三节 隐喻视角下的英语写作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0-29页
    第一节 概念隐喻的含义第20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概念隐喻的基本要素第21-22页
    第三节 概念隐喻的分类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结构隐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方位隐喻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实体隐喻第23-24页
    第四节 概念隐喻的功能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修辞功能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诗歌功能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语言学功能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 认知功能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 社会功能第27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7-29页
第三章 概念隐喻理论在写作中的应用第29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概念隐喻与写作的关系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概念隐喻与写作中的词汇丰富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概念隐喻与写作中的句式表达多样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概念隐喻与写作中的语篇连贯性第31-33页
    第二节 隐喻能力与写作水平的关系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隐喻能力的含义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隐喻能力与写作水平的关系第34-35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四章 实验设计与过程第36-44页
    第一节 实验问题第36页
    第二节 实验设计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实验对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实验工具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实验步骤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 实验数据第38-39页
    第三节 教学试验模式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控制班的教学模式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实验班的教学模式第39-4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第44-79页
    第一节 前测数据分析与讨论第44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有关前测问卷的数据分析与讨论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有关前测试题的数据分析与讨论第46-52页
    第二节 后测数据分析与讨论第52-7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有关后测问卷的数据分析与讨论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有关后测试题的数据分析与讨论第54-75页
    第三节 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第75-78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79-84页
    第一节 实验结论第79-80页
    第二节 实验结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第80-81页
    第三节 实验的局限性与不足第81-82页
    第四节 实验结论对未来研究的启示第82-8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结语第84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8页
附录第88-105页
致谢第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俄语中含动物名称的熟语的语言文化研究
下一篇: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