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1-20页 |
1.1 水稻QTL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1.1.1 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1.2 QTL定位群体 | 第13-14页 |
1.2 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1.2.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的构建研究进展 | 第15页 |
1.2.2 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3 水稻组织培养的重要性及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4 水稻再生能力相关QTLs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8-20页 |
2 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材料的组培能力的鉴定与QTL定位 | 第20-34页 |
2.1 前言 | 第20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3页 |
2.2.1 供试水稻品种 | 第20-21页 |
2.2.2 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成熟胚的组织培养 | 第21页 |
2.2.2.1 培养基 | 第21页 |
2.2.2.2 培养方法 | 第21页 |
2.2.3 数据处理和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.4 QTL定位与分析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2.4.1 Bin-map的制作 | 第22-23页 |
2.2.4.2 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| 第23页 |
2.2.4.3 QTL的遗传效应分析 | 第23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34页 |
2.3.1 在两种不同培养体系下的愈伤诱导率情况 | 第23-24页 |
2.3.2 在两种不同培养基诱导后的绿苗分化率情况 | 第24-28页 |
2.3.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Bin-map | 第28页 |
2.3.4 水稻成熟胚愈伤诱导率与绿苗分化率相关QTLs的定位及其效应分析 | 第28-34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34-37页 |
3.1 研究小结 | 第34页 |
3.2 讨论 | 第34-37页 |
3.2.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在QTL定位中的应用 | 第34-35页 |
3.2.2 水稻成熟胚组培能力相关QTL定位研究 | 第35-36页 |
3.2.3 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能力的提高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2页 |
附表1. 籼粳培养体系诱导后的113 CSSLs绿苗分化情况的分类 | 第42-4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