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意义及目的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、目的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基本理论 | 第13-19页 |
1.3.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| 第13-15页 |
1.3.2 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| 第15-16页 |
1.3.3 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| 第16-17页 |
1.3.4 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| 第17-18页 |
1.3.5 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 水资源承载力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| 第19页 |
1.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21-33页 |
2.1 地理位置 | 第21-22页 |
2.2 研究区自然条件 | 第22-33页 |
2.2.1 气候特征 | 第22页 |
2.2.2 水文特征 | 第22-29页 |
2.2.3 地形地貌 | 第29-30页 |
2.2.4 土壤植被 | 第30-31页 |
2.2.5 社会经济环境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供需平衡 | 第33-44页 |
3.1 水资源开发利用 | 第33-39页 |
3.1.1 地表水资源 | 第33-35页 |
3.1.2 地下水资源 | 第35-36页 |
3.1.3 水资源开发情况 | 第36-37页 |
3.1.4 水资源负载 | 第37-38页 |
3.1.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| 第38-39页 |
3.2 水资源量供需平衡现状 | 第39-44页 |
3.2.1 供水量 | 第40-41页 |
3.2.2 用水量 | 第41-42页 |
3.2.3 现状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开都-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| 第44-61页 |
4.1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44-51页 |
4.1.1 基于 AHP 法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 | 第44-46页 |
4.1.2 基于 AHP 法确定指标权重 | 第46-51页 |
4.2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 | 第51-55页 |
4.2.1 模糊综合评判法 | 第51-55页 |
4.2.1.1 判断因素的分级和评分 | 第51-54页 |
4.2.1.2 判断矩阵 R 的推求计算 | 第54-55页 |
4.3 结果及分析 | 第55-59页 |
4.3.1 水资源承载力横向评价 | 第55-57页 |
4.3.2 水资源承载力纵向评价 | 第57-59页 |
4.4 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6页 |
5.1 结论与建议 | 第61-64页 |
5.1.1 结论 | 第61-62页 |
5.1.2 建议及对策 | 第62-64页 |
5.2 展望 | 第64-66页 |
5.2.1 论文创新 | 第64-65页 |
5.2.2 论文不足之处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