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负载型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酯化反应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目录第8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30页
    1.1 前言第12页
    1.2 杂多化合物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杂多酸及性质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杂多酸盐及性质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分子筛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USY 分子筛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USY 分子筛的改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SBA-15 介孔分子筛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SBA-15 介孔分子筛表面改性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1.4 杂多酸的固载机理第21-23页
    1.5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研究第25-28页
    1.6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8-30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0-35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试剂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仪器第31页
    2.2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浸渍法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浸渍法制备磷钨酸盐催化剂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原位合成法制备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接枝法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第32页
    2.3 催化剂表征第32-33页
    2.4 催化剂评价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酯化反应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酯化率计算第34-35页
第三章 浸渍法制备改性 USY 负载磷钨酸(盐)催化剂及酯化反应性能研究第35-53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5页
    3.2 催化剂的制备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USY 分子筛的改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DUSY 负载磷钨酸的制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DUSY 负载磷钨酸铯盐的制备第36-37页
    3.3 催化剂的表征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N2吸附表征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XRD 表征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FT-IR 表征第39-40页
    3.4 己二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结果与讨论第4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DUSY 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催化己二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1 不同催化剂的酯化反应性能比较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2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3 醇酸比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4 带水剂用量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5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6 磷钨酸负载量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7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研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DUSY 负载磷钨酸铯盐催化剂催化己二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1 40%CsxH_3-xPW/DUSY 催化剂中铯含量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2 分子筛改性用草酸用量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3 Cs_(2.5)H_(0.5)PW 负载量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5 Cs_(2.5)H_(0.5)PW/DUSY 和 PW/DUSY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对比第51-52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52-53页
第四章 原位合成法制备 USY 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及酯化反应性能研究第53-64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53页
    4.2 催化剂的制备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原位合成法制备 PW-USY 催化剂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浸渍法制备 PW/USY 催化剂第54页
    4.3 催化剂的表征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UV-Vis 表征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XRD 表征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FT-IR 表征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NH_3-TPD 表征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N_2吸附表征第57-58页
    4.4 己二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结果与讨论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磷酸氢二钠和钨酸钠物料比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盐酸用量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磷钨酸负载量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研究第61-63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63-64页
第五章 接枝法制备改性SBA-15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及酯化反应性能研究第64-78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64页
    5.2 催化剂的制备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苯亚甲基-(3-甲氧基硅烷-丙基)-胺的合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以苯甲基为间隔基对 SBA-15 进行改性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NH_2-Ben-SBA-15 的水解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疏水基的引入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磷钨酸的负载第65-66页
    5.3 催化剂的表征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XRD 表征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N_2吸附表征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FT-IR 表征第70-71页
    5.4 己二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结果与讨论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 SBA-15 的影响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间位基的影响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疏水基的影响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研究第75-76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76-78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8-80页
    一.结论第78-79页
    二.展望第79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5页
个人简介及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页
致谢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负载型铁基纳米零价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稠油降粘性能的研究
下一篇:开都—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