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赵口灌区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遥感监测土壤含水量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区概况 | 第13-15页 |
1.4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| 第15-16页 |
2 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方法的选择 | 第16-24页 |
2.1 土壤含水量 | 第16-17页 |
2.2 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的方法 | 第17-21页 |
2.2.1 表观热惯量 | 第17-18页 |
2.2.2 归一化植被指数法 | 第18-19页 |
2.2.3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 | 第19-20页 |
2.2.4 作物缺水指数法 | 第20页 |
2.2.5 距平植被指数法 | 第20-21页 |
2.2.6 植被供水指数法 | 第21页 |
2.3 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模型的选择 | 第21-24页 |
2.3.1 裸土或作物生长初期的土壤含水量反演 | 第22-23页 |
2.3.2 高植被覆盖区域的土壤含水量反演 | 第23-24页 |
3 遥感影像的选择与处理 | 第24-29页 |
3.1 MODIS 传感器和数据介绍 | 第24-26页 |
3.2 MODIS 数据的选择 | 第26页 |
3.3 MODIS 数据的预处理 | 第26-29页 |
3.3.1 去除条带噪声 | 第26-27页 |
3.3.2 bow-tie 纠正 | 第27页 |
3.3.3 几何校正 | 第27页 |
3.3.4 影像裁剪 | 第27-29页 |
4 赵口灌区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及分析 | 第29-44页 |
4.1 赵口灌区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模型的构建 | 第29-30页 |
4.2 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反演 | 第30-41页 |
4.2.1 反照度的计算 | 第30-31页 |
4.2.2 地表温度的反演 | 第31-39页 |
4.2.3 表观热惯量的计算结果 | 第39-40页 |
4.2.4 植被供水指数的计算结果 | 第40-41页 |
4.3 土壤含水量的反演结果及分析 | 第41-44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44-46页 |
5.1 结论 | 第44-45页 |
5.2 展望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