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7-17页 |
第一章 前八十回中原有人物在后四十回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| 第17-29页 |
第一节 前后地位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 | 第17-24页 |
一、 薛氏兄妹:薛蝌与宝琴 | 第17-21页 |
二、 贾府的丫鬟:小红与五儿 | 第21-24页 |
第二节 主要活动在后四十回的人物形象 | 第24-28页 |
一、 贾府的亲戚:邢大舅与王仁 | 第24-26页 |
二、 薛家的女人:夏金桂与宝蟾 | 第26-2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后四十回中新增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| 第29-39页 |
第一节 贾府之内的新增人物 | 第29-36页 |
一、 贾府中的外来者:包勇 | 第29-31页 |
二、 贾政的清客随从:王尔调与李十儿 | 第31-34页 |
三、 引狼入室的干儿子:何三和夏三 | 第34-36页 |
第二节 贾府之外的新增人物 | 第36-38页 |
一、 大众生活的反映 | 第36-37页 |
二、 “神秘”职业的展现 | 第37-3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后四十回中“众人”形象的塑造及意义 | 第39-52页 |
第一节 “众人”与个体的关系 | 第39-44页 |
一、 “众人”映衬下的个体的孤独:以宝黛为例 | 第39-41页 |
二、 “众人”与个体的对话:以凤姐、贾政为例 | 第41-44页 |
第二节 “众人”声音与贾府形势之关系 | 第44-47页 |
一、 代表底层的“众人”声音 | 第44-46页 |
二、 代表上层的“众人”声音 | 第46-47页 |
第三节 “众人”形象体现出的作用 | 第47-51页 |
一、 “众人”的分布状况与贾府盛衰主题的互补 | 第47-48页 |
二、 “众人”形象的对比突出后四十回的悲剧色彩 | 第48-49页 |
三、 “众人”话语体现作者的创作策略 | 第49-5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附录 | 第55-72页 |
附录 1: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人物出场统计 | 第55-63页 |
附录 2: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中群体人物的出场情况 | 第63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