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图表目录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一、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1-13页 |
二、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3-14页 |
三、简要评述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研究思路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二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企业业绩评价与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8-22页 |
第一节 企业业绩评价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8-19页 |
一、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| 第18页 |
二、业绩评价的要素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9-22页 |
一、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| 第19页 |
二、平衡计分卡的内容 | 第19-20页 |
三、对平衡计分卡的评价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案例的选择与分析 | 第22-26页 |
第一节 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发展及运营状况 | 第22页 |
第二节 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业绩评价现状分析 | 第22-25页 |
一、公司高管业绩评价层面 | 第22-23页 |
二、部门业绩评价层面 | 第23页 |
三、当前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业绩评价的缺陷分析 | 第23-25页 |
第三节 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5-26页 |
第四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应用的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业绩评价体系重构 | 第26-40页 |
第一节 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分析 | 第26-29页 |
一、战略目标的确定 | 第26-27页 |
二、战略目标的分解 | 第27页 |
三、关键性因素分析 | 第27-29页 |
第二节 构建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公司层面的平衡计分卡 | 第29-35页 |
一、设计原则与主要步骤 | 第29-31页 |
二、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31-32页 |
三、具体指标的筛选 | 第32页 |
四、公司层面评价指标的解释 | 第32-34页 |
五、公司层面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六、公司层面平衡计分卡的完成 | 第35页 |
第三节 构建中国宣纸集团公司部门及员工层面的平衡计分卡 | 第35-39页 |
一、构建部门层面的平衡计分卡 | 第35-38页 |
二、构建员工层面的平衡计分卡 | 第38-39页 |
第四节 业绩评价结果的评估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应用的研究启示 | 第40-44页 |
第一节 管理流程 | 第40-42页 |
一、业绩评价监督与指导 | 第40页 |
二、业绩评价结果反馈 | 第40页 |
三、制定行动计划 | 第40-41页 |
四、业绩评价结果回报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保障措施 | 第42页 |
一、公司上下的协同 | 第42页 |
二、员工培训 | 第42页 |
三、不断的改进措施 | 第42页 |
第三节 实施平衡计分卡应注意的问题 | 第42-44页 |
一、以公司战略目标为核心 | 第42页 |
二、分解目标,分层次执行 | 第42页 |
三、充分的沟通交流 | 第42-43页 |
四、良好的激励及奖惩措施 | 第43页 |
五、结合实际,稳步发展 | 第43-44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44-47页 |
第一节 研究结论 | 第44-45页 |
一、总结评述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| 第44页 |
二、分析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业绩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44页 |
三、构建形成较为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 | 第44页 |
四、对新的业绩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研究创新及不足 | 第45-46页 |
一、研究创新 | 第45页 |
二、研究不足 | 第45-46页 |
第三节 研究展望 | 第46-47页 |
附录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