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物理论文

高中物理自主导学教学模式探析--以邗江中学为例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-4页
1 绪论第7-14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7-8页
    1.2 研究综述第8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对教育模式的研究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对教育模式的研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对物理课堂开展“自主导学”教学模式的文献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概念界定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高中物理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“自主导学”教学模式第12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3-14页
2 “自主导学”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14-17页
    2.1 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论第14-15页
    2.2 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第15页
    2.3 建构主义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2.4 心理学基础第16-17页
    2.5 课程改革的精神第17页
3 高中物理课堂“自主导学”教学模式概述第17-20页
    3.1 “自主导学”教学模式的含义第17-18页
    3.2 “自主导学”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第18-19页
    3.3 “自主导学”教学模式的特色第19-20页
4 影响高中物理课堂“自主导学”教学模式实施的因素第20-31页
    4.1 客观因素的影响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评价体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课程资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课堂时间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课堂组织形式第23-24页
    4.2 教师的影响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教师的心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教师的能力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教师的教育理念第26-27页
    4.3 学生的影响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学生的学习观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学生的智力因素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第30-31页
5 高中物理课堂“自主导学”教学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第31-41页
    5.1 高中物理课堂“自主导学”教学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访谈实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32-33页
    5.2 高中物理课堂“自主导学”教学模式实施策略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备课策略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分组和制定规则策略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教师课堂指导策略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第39-40页
    5.3 实施的可行性分析第40-41页
6 高中物理课堂“自主导学”教学模式的实践第41-58页
    6.1 新授课案例研究第41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自主学习要求的制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教学策略设计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教学设计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教学效果分析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教学反思第53-54页
    6.2 习题课设计第54-56页
    6.3 实验课设计第56-58页
7 总结和展望第58-60页
    7.1 总结第58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2页
附录1:《简单的连接体问题》第62-64页
附录2:《超重和失重》导学案第64-66页
致谢第66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吴天石语文教育思想研究
下一篇:延边地区朝鲜族初中留守儿童生存教育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