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从司法角度看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导言第10-11页
第一章 虚假诉讼概述第11-23页
 第一节 虚假诉讼的概念、行为特征第11-18页
  一、虚假诉讼的概念第11-12页
  二、虚假诉讼的行为特征第12-15页
  三、虚假诉讼与其他相似概念的辨析第15-18页
 第二节 虚假诉讼的类型第18-20页
  一、按案件类型分类第18-19页
  二、按行为人目的分类第19-20页
  三、按谋取利益的性质分类第20页
 第三节 虚假诉讼的成因第20-23页
  一、道德诚信缺失第20-21页
  二、成本收益失衡第21页
  三、诉讼制度缺陷第21-22页
  四、法律规制缺位第22-23页
第二章 虚假诉讼刑法规制的理论争议与司法选择第23-29页
 第一节 虚假诉讼的刑事可罚性分析第23-24页
  一、社会危害性角度第23-24页
  二、刑法谦抑性角度第24页
 第二节 关于虚假诉讼的刑事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第24-27页
  一、虚假诉讼的刑事立法现状第24-26页
  二、虚假诉讼的司法实践第26-27页
 第三节 虚假诉讼行为定性的观点梳理及评析第27-29页
  一、诈骗罪说第27页
  二、敲诈勒索罪说第27-28页
  三、无罪说第28-29页
  四、其他犯罪说第29页
第三章 对虚假诉讼行为的刑法规制与立法完善第29-36页
 第一节 现行刑法框架下的定罪分析第29-32页
  一、对侵财型虚假诉讼以行为人的目的行为定罪处罚第30-31页
  二、对非财产型虚假诉讼以行为人的手段行为定罪处罚第31-32页
  三、对目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侵财型虚假诉讼按手段行为定罪处罚第32页
 第二节 虚假诉讼罪的立法构思第32-36页
  一、设立新罪名的必要性第32-33页
  二、归入妨害司法罪定罪处罚第33-34页
  三、虚假诉讼罪犯罪构成第34页
  四、刑法条文设计及量刑配置第34-35页
  五、虚假诉讼罪的司法适用第35-36页
结语第36-37页
参考文献第37-39页

论文共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交通安全犯罪类型化立法研究
下一篇:我国减刑、假释制度的重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