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工作、社会管理、社会规划论文

结构化理论视角下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工作服务探究--以T市救助站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缘起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对国内外研究的总结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论依据:结构化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相关概念界定第14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1.5 研究创新点第17-18页
第二章 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现状调查及流浪原因分析第18-27页
    2.1 T市救助管理站工作情况分析第18页
    2.2 流浪乞讨人员的情况调查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调查对象选取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测量工具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样本的描述第19-23页
    2.3 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原因分析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宏观层面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中观层面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微观个体层面第26-27页
第三章 结构化理论下流浪乞讨人员社会工作服务的实务介入第27-40页
    3.1 社会工作介入的基础第27-28页
    3.2 服务方案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服务的具体目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服务的具体方案第29页
    3.3 服务方案的实施第2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个案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服务第29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社区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服务第37-40页
第四章 结构化理论视角下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工作服务探究第40-44页
    4.1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服务的总结第40-41页
    4.2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服务的建议对策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健全相关政策,完善相关制度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构建多元的社会救助网络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建立专业救助社会工作者队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服务第42-44页
结语第44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48-49页
附录一 遇困人员接受社会救助的意愿调查第49-52页
附录二 流浪乞讨人员个案访谈提纲第52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实践研究--以天津市某中学为例
下一篇:消费者转基因生物技术认知态度现状的代际差异分析与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