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现状及政策 | 第12-16页 |
1.2.1 智能用电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需求响应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3 空调负荷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1.2.4 国内需求侧响应政策 | 第15-16页 |
1.3 论文主要工作 | 第16-18页 |
2 河南省降温负荷温度特性分析 | 第18-25页 |
2.1 2016 年夏季最大负荷日降温负荷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 2010 -2016年夏季降温负荷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3 2016 年降温负荷的温度特性分析 | 第20-24页 |
2.3.1 工作日气温敏感性分析 | 第20-22页 |
2.3.2 节假日气温敏感性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3 空调负荷建模及特性分析 | 第25-42页 |
3.1 空调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25-26页 |
3.1.1 空调的结构 | 第25页 |
3.1.2 空调的工作原理 | 第25-26页 |
3.2 负荷建模理论与方法 | 第26-31页 |
3.2.1 静态负荷模型 | 第27-28页 |
3.2.2 动态负荷模型 | 第28-31页 |
3.2.3 负荷建模方法 | 第31页 |
3.3 空调群聚合模型 | 第31-36页 |
3.4 空调特性分析 | 第36-41页 |
3.4.1 空调的电压静态特性 | 第36-37页 |
3.4.2 空调的电压动态特性 | 第37-39页 |
3.4.3 空调的启动特性 | 第39-40页 |
3.4.4 空调的堵转特性 | 第40-4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空调负荷响应机制设置及仿真 | 第42-56页 |
4.1 智能电网建设及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 | 第42-44页 |
4.1.1 智能电网的建设 | 第42-43页 |
4.1.2 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 | 第43-44页 |
4.2 空调功率与室内温度关系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3 空调的主动响应机制设置 | 第46-48页 |
4.3.1 响应机制设置分析 | 第46页 |
4.3.2 空调设备主动响应机制设计 | 第46-48页 |
4.4 基于IEEE-33节点系统模型仿真验证与分析 | 第48-55页 |
4.4.1 按照气温-降温负荷曲线仿真分析 | 第50-53页 |
4.4.2 按照不同比例空调负荷完全响应仿真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5.1 总结 | 第56-57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个人简历、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