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房屋建筑设备论文--空气调节、采暖、通风及其设备论文--空气调节论文--冷热负荷计算论文

空调负荷的需求响应机制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及政策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智能用电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需求响应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空调负荷特性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国内需求侧响应政策第15-16页
    1.3 论文主要工作第16-18页
2 河南省降温负荷温度特性分析第18-25页
    2.1 2016 年夏季最大负荷日降温负荷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2.2 2010 -2016年夏季降温负荷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2.3 2016 年降温负荷的温度特性分析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工作日气温敏感性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节假日气温敏感性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3 空调负荷建模及特性分析第25-42页
    3.1 空调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空调的结构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空调的工作原理第25-26页
    3.2 负荷建模理论与方法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静态负荷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动态负荷模型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负荷建模方法第31页
    3.3 空调群聚合模型第31-36页
    3.4 空调特性分析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空调的电压静态特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空调的电压动态特性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空调的启动特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空调的堵转特性第40-4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4 空调负荷响应机制设置及仿真第42-56页
    4.1 智能电网建设及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智能电网的建设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第43-44页
    4.2 空调功率与室内温度关系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4.3 空调的主动响应机制设置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响应机制设置分析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空调设备主动响应机制设计第46-48页
    4.4 基于IEEE-33节点系统模型仿真验证与分析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按照气温-降温负荷曲线仿真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按照不同比例空调负荷完全响应仿真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5 总结与展望第56-58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56-57页
    5.2 研究展望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个人简历、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文脉修补”视角下古镇空间形态保护研究--以禹州市鸿畅镇为例
下一篇: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模式研究--以代建制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