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1-27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1-14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(一) 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(二) 研究的实践意义 | 第14-15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5-23页 |
(一)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(二)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8-22页 |
(三) 国内外文献述评 | 第22-23页 |
四、理论基础 | 第23-25页 |
(一)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| 第23-24页 |
(二) 系统论 | 第24页 |
(三) 多元智能理论 | 第24-25页 |
五、概念界定 | 第25-27页 |
(一) 家长参与 | 第25-26页 |
(二) 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 | 第26-27页 |
一、研究方案设计 | 第27-33页 |
(一) 研究目标 | 第27页 |
(二) 研究内容 | 第27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27-31页 |
1. 文献法 | 第27页 |
2. 问卷调查法 | 第27-31页 |
3. 访谈法 | 第31页 |
(四) 调查的实施 | 第31-32页 |
(五)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32-33页 |
二、农村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现状调查 | 第33-48页 |
(一) 农村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已取得的成效 | 第33-37页 |
1.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受到农村父母与教师的重视 | 第33-34页 |
2. 农村父母参与形式多样化 | 第34-35页 |
3. 农村父母对“家长参与”的认识趋于合理 | 第35-37页 |
(二) 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7-48页 |
1. 农村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权利意识薄弱 | 第37-39页 |
2. 农村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自我效能感较低 | 第39-40页 |
3. 农村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态度消极 | 第40-41页 |
4. 农村父母与幼儿教师关注内容错位 | 第41-43页 |
5. 家长参与主体性别结构同质化 | 第43-44页 |
6. 祖辈家长参与问题相对较多 | 第44页 |
7. 农村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渠道单一且层次较低 | 第44-46页 |
8. 农村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频率较低 | 第46-48页 |
三、农村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的问题归因 | 第48-61页 |
(一) 家庭方面 | 第48-53页 |
1. 父母观念滞后 | 第48-49页 |
2. 农村父母自我效能感水平低 | 第49-50页 |
3. 农村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实际效果差 | 第50-51页 |
4. 农村家庭中孩子数量及年龄结构的负面影响 | 第51页 |
5. 家庭结构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6. 农村的特殊情况 | 第52-53页 |
(二) 幼儿园方面 | 第53-59页 |
1. 幼儿园家园合作机构与制度缺失 | 第53-55页 |
2. 幼儿园活动经费欠缺 | 第55页 |
3. 园长与部分教师排斥作用 | 第55-56页 |
4. 幼儿园举办活动的时间、内容、形式上的不适宜性 | 第56-57页 |
5. 幼儿教师相关技能不足 | 第57-58页 |
6. 幼儿教师主动交往意愿较低 | 第58-59页 |
(三) 政府方面 | 第59-61页 |
1. 思想层面:对父母参与缺乏重视 | 第59-60页 |
2. 行动层面:对父母参与缺乏引导 | 第60-61页 |
四、促进农村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策略 | 第61-69页 |
(一) 家庭方面 | 第61-63页 |
1. 注重父母观念的更新与提高 | 第61-62页 |
2. 营造父亲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氛围 | 第62页 |
3. 树立平等沟通的合作关系 | 第62-63页 |
(二) 幼儿园方面 | 第63-67页 |
1. 完善农村父母参与的制度与组织建设 | 第63页 |
2. 着力提升教师-农村父母间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| 第63-65页 |
3. 增强父母参与形式的丰富性与适宜性 | 第65-67页 |
(三) 政府方面 | 第67-69页 |
1. 完善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相关法规建设 | 第67-68页 |
2. 建立健全涵盖农村父母参与的园所帮扶与评价机制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附录 | 第72-79页 |
附录1、农村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家长调查问卷 | 第72-75页 |
附录2、农村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教师调查问卷 | 第75-78页 |
附录3、家长访谈提纲 | 第78页 |
附录4、教师访谈提纲 | 第78-7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9-80页 |
后记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