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论文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1.1 论文研究背景 | 第10-13页 |
1.1.2 论文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安排 | 第15-17页 |
1.3.1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5页 |
1.3.2 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眼动与认知相关性研究 | 第17-27页 |
2.1 引言 | 第17-18页 |
2.2 眼动形式和视觉注意 | 第18-20页 |
2.3 眼动测量指标 | 第20-23页 |
2.3.1 注视时长百分比 | 第20页 |
2.3.2 注视持续时间 | 第20-21页 |
2.3.3 注视频率 | 第21页 |
2.3.4 扫视长度 | 第21页 |
2.3.5 注视序列 | 第21-22页 |
2.3.6 瞳孔直径 | 第22页 |
2.3.7 眨眼 | 第22-23页 |
2.3.8 事件相关性 | 第23页 |
2.4 眼动模型 | 第23-24页 |
2.5 应用 | 第24-25页 |
2.5.1 可行性评估 | 第24页 |
2.5.2 视场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5.3 培训期间的定性反馈 | 第25页 |
2.6 总结与展望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进近着陆阶段突遇恶劣天气实验研究 | 第27-41页 |
3.1 引言 | 第27页 |
3.2 实验设计 | 第27-30页 |
3.2.1 被试选取与培训 | 第27-28页 |
3.2.2 实验设备 | 第28页 |
3.2.3 实验变量 | 第28-29页 |
3.2.4 实验任务 | 第29页 |
3.2.5 实验流程 | 第29-30页 |
3.3 实验数据纪录与处理 | 第30-40页 |
3.3.1 眼动行为分析 | 第30-34页 |
3.3.2 量表分析 | 第34页 |
3.3.3 认知绩效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.4 心电行为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3.5 相关性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起飞滑跑阶段单发失效实验研究 | 第41-50页 |
4.1 引言 | 第41页 |
4.2 实验设计 | 第41-44页 |
4.2.1 被试选取与培训 | 第41页 |
4.2.2 实验设备 | 第41页 |
4.2.3 实验变量 | 第41-42页 |
4.2.4 实验任务 | 第42-43页 |
4.2.5 实验流程 | 第43-44页 |
4.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44-49页 |
4.3.1 眼动行为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3.2 量表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3.3 操作和认知绩效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基于隐马尔科夫过程的飞行员认知行为识别模型 | 第50-58页 |
5.1 引言 | 第50-51页 |
5.2 三个问题与解决算法 | 第51-54页 |
5.2.1 评估问题 | 第51-52页 |
5.2.2 解码问题 | 第52页 |
5.2.3 学习问题 | 第52-54页 |
5.3 建模过程 | 第54-56页 |
5.3.1 结构设计 | 第54页 |
5.3.2 模型设计 | 第54-55页 |
5.3.3 模型训练 | 第55-56页 |
5.4 模型评价 | 第5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58-60页 |
6.1 结论 | 第58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