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加吾金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6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矿区地质环境 | 第16-32页 |
2.1 自然地理概况及社会经济概况 | 第16-17页 |
2.2 地形地貌 | 第17-18页 |
2.3 气象水文 | 第18-19页 |
2.4 地质特征 | 第19-24页 |
2.4.1 地层岩性 | 第19-21页 |
2.4.2 岩浆岩 | 第21页 |
2.4.3 矿体分布 | 第21-23页 |
2.4.4 地质构造 | 第23-24页 |
2.5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| 第24-26页 |
2.6 新构造运动 | 第26-29页 |
2.6.1 新构造运动特征与区域构造应力 | 第26-28页 |
2.6.2 地震活动 | 第28-29页 |
2.7 矿区人类工程活动 | 第29-32页 |
第三章 矿区主要地质灾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2-52页 |
3.1 概述 | 第32-33页 |
3.2 矿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| 第33-43页 |
3.2.1 崩塌 | 第33-36页 |
3.2.2 滑坡 | 第36-38页 |
3.2.3 泥石流 | 第38-43页 |
3.3 矿区主要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3-52页 |
3.3.1 地形地貌因素 | 第43-44页 |
3.3.2 岩土工程条件 | 第44-45页 |
3.3.3 活动断裂及地震影响 | 第45-48页 |
3.3.4 大气降水及地下水条件 | 第48-49页 |
3.3.5 人类工程活动 | 第49-52页 |
第四章 矿区主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| 第52-72页 |
4.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采用的原则及方法 | 第52-54页 |
4.1.1 基本原则 | 第52-53页 |
4.1.2 采用的基本方法 | 第53-54页 |
4.2 以矿区泥石流为实例进行单灾种危险性评价 | 第54-62页 |
4.2.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| 第56-57页 |
4.2.2 构造判断矩阵 | 第57-59页 |
4.2.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| 第59-61页 |
4.2.4 建立评价模型进行危险性评价 | 第61-62页 |
4.3 矿区潜在滑坡危险性评价 | 第62-64页 |
4.4 矿区崩塌危险性评价 | 第64-67页 |
4.5 加吾矿区地质灾害综合评价 | 第67-72页 |
第五章 矿区开发中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| 第72-75页 |
5.1 矿区地质灾害防治 | 第72-73页 |
5.2 矿产勘探工程诱发灾害的防治 | 第73-75页 |
结论与建议 | 第75-77页 |
结论 | 第75-76页 |
建议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