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CONTENTS | 第10-13页 |
引言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先占水权制度的起源 | 第15-40页 |
第一节 起源于矿业习俗的先占原则 | 第15-17页 |
一、墨西哥法律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二、先占制度初步形成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先占水权制度的合法化 | 第17-31页 |
一、Irwin v.Phillips:先占原则的确立 | 第18-20页 |
二、先占原则对普通法的背离 | 第20-22页 |
三、非法入侵理论vs.自由发展理论 | 第22-27页 |
四、1866年《矿业法》对先占水权的确认 | 第27-31页 |
第三节 先占水权与河岸权的冲突 | 第31-40页 |
一、分歧初现 | 第32-34页 |
二、Crandall v.Woods:对河岸权的认可 | 第34-35页 |
三、Lux v.Haggin:“加州规则”与“科罗拉多规则” | 第35-40页 |
第二章 先占水权制度的内涵 | 第40-77页 |
第一节 先占水权的本质 | 第40-48页 |
一、用水意图 | 第40-41页 |
二、引水行为 | 第41-45页 |
三、有益使用 | 第45-48页 |
第二节 先占水权的客体 | 第48-57页 |
一、天然水道 | 第48-50页 |
二、凝聚人类劳动的水体 | 第50-57页 |
第三节 先占水权的规则 | 第57-60页 |
一、优先顺序 | 第57-59页 |
二、对在先占用人的限制 | 第59页 |
三、用水优先级别与优先顺序 | 第59-60页 |
第四节 先占水权的适用 | 第60-65页 |
一、权利的适用标准 | 第60-61页 |
二、权利的限制条件 | 第61-65页 |
第五节 先占水权的转让与变更 | 第65-74页 |
一、先占水权的转让 | 第65-67页 |
二、先占水权的用途变更 | 第67-74页 |
第六节 先占水权的丧失 | 第74-77页 |
一、先占水权的抛弃 | 第74-75页 |
二、先占水权的丧失 | 第75页 |
三、时效占有 | 第75-77页 |
第三章 先占水权制度的评析 | 第77-92页 |
第一节 先占水权制度与河岸权制度的比较 | 第77-79页 |
一、权利内容的区别 | 第77-79页 |
二、平等vs效率 | 第79页 |
第二节 先占水权制度的缺陷及修正 | 第79-92页 |
一、先占水权制度的内在缺陷 | 第80-84页 |
二、修正后的现代许可制度 | 第84-92页 |
第四章 先占水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| 第92-106页 |
第一节 我国水权制度之现状及检讨 | 第92-96页 |
一、我国水权制度之现状 | 第92-93页 |
二、我国水权制度之检讨 | 第93-96页 |
第二节 先占水权制度的经验借鉴 | 第96-106页 |
一、先占水权制度适用的可能性 | 第96-101页 |
二、对先占水权制度的具体借鉴措施 | 第101-106页 |
结语 | 第106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4页 |
后记 | 第1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