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机车工程论文--动车、动车组(动力列车)论文

160km/h动力集中动车组运行安全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横风运行安全性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列车机电耦合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第2章 基本理论第17-24页
    2.1 流体运动基本控制方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连续性方程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动量守恒方程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能量守恒方程第17-18页
    2.2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2.3 数值计算方法第19页
    2.4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 2.5 动力学评价指标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安全性指标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平稳性指标第23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 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第24-43页
    3.1 车辆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动车结构及关键参数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拖车结构及关键参数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结构参数中的非线性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轨道不平顺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异步牵引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实现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列车牵引特性及阻力特性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牵引电机转矩、转速换算关系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全速度范围内直接转矩控制第35-38页
    3.3 机电耦合模型的实现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联合仿真建模基本过程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两种不同的联合仿真模型第40-4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4章 动车组在横风下的气动特性研究第43-55页
    4.1 计算模型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边界条件设置第45页
    4.2 路堤上动车组列车的横风气动特性第45-49页
    4.3 路堤上重联动车组的横风气动特性第49-5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5章 动车组不同牵引方式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5-80页
    5.1 动车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车钩的建模方法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不同牵引方式的动车组动力学模型建立第57页
    5.2 牵引式运行与顶推式运行的动力学性能比较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两种联合仿真模型对整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不同牵引方式对整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5.3 横风下动车组运行安全性研究第62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气动载荷加载方法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动车组牵引式运行时的横风安全性研究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动车组顶推式运行时的横风安全性研究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动车组两种牵引方式的运行速度安全域计算第67-72页
    5.4 横风下动车组头车运行姿态研究第72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动车组顶推式运行时头车运行姿态分析第72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两种牵引方式头车运行姿态对比第77-7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9-80页
第6章 不同重联方式的动车组横风运行安全性研究第80-91页
    6.1 计算模型第80-82页
    6.2 动车组不同重联方式的横风安全性研究第82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动车组动-控重联时的横风安全性研究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动车组控-动重联时的横风安全性研究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动车组两种重联方式的运行速度安全域计算第86-89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89-91页
总结与展望第91-93页
致谢第93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9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99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轨道激励对新型中低速磁浮列车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线路及气候条件对弓网动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