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导论 | 第10-21页 |
(一)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、研究缘起 | 第10-11页 |
2、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、关于大学教师学术人角色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2、关于地方大学教师学术人角色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3、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| 第16-17页 |
(三)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7-19页 |
1、大学教师 | 第17页 |
2、学术 | 第17-18页 |
3、学术人 | 第18页 |
4、角色 | 第18-19页 |
5、地方大学 | 第19页 |
(四) 研究路径 | 第19-20页 |
(五)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、文献法 | 第20页 |
2、个案分析法 | 第20页 |
3、访谈法 | 第20-21页 |
一、大学教师学术人角色的学理分析 | 第21-28页 |
(一) 大学教师学术人角色的阐释 | 第21-25页 |
1、教师的学术人属性 | 第21-22页 |
2、大学教师的学术人属性 | 第22-23页 |
3、大学教师学术人的角色特征 | 第23-25页 |
(二) 地方大学教师扮演学术人角色的意义 | 第25-28页 |
1、地方大学教师扮演学术人角色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| 第25页 |
2、地方大学教师扮演学术人角色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 | 第25-26页 |
3、地方大学教师扮演学术人角色能够提高院校整体师资水平 | 第26-27页 |
4、地方大学教师扮演学术人角色能够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| 第27-28页 |
二、地方大学教师学术人角色扮演现状调查:以内蒙古自治区某地方院校为个案 | 第28-39页 |
(一) 学术时间较少 | 第29-31页 |
(二) 学术动机外化 | 第31-34页 |
(三) 学术态度模糊 | 第34-37页 |
(四) 学术能力弱化 | 第37-39页 |
三、地方大学教师学术人角色式微的影响因素 | 第39-52页 |
(一) 物质条件因素 | 第39-42页 |
1、图书资源 | 第39-41页 |
2、学术经费 | 第41-42页 |
(二) 制度设计因素 | 第42-49页 |
1、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干预 | 第43-45页 |
2、职称评定因素 | 第45-46页 |
3、学术委员会因素 | 第46-49页 |
(三) 学术交流因素 | 第49-52页 |
1、教研室学术交流 | 第49-50页 |
2、校内学术交流 | 第50-52页 |
四、地方大学教师学术人角色扮演的原则及实践出路 | 第52-60页 |
(一) 地方大学教师学术人角色扮演的原则 | 第52-53页 |
1、可行性原则 | 第52页 |
2、实效性原则 | 第52页 |
3、前瞻性原则 | 第52-53页 |
(二) 地方大学教师学术人角色式微的实践出路 | 第53-60页 |
1、教师层面 | 第53-55页 |
2、院校层面 | 第55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6页 |
附录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