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选题依据 | 第11-12页 |
1.2.1 理论依据 | 第11页 |
1.2.2 技术依据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2-14页 |
1.3.1 地形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| 第12页 |
1.3.2 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1.3.3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| 第13页 |
1.3.4 时间序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1.4 实验内容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不同地貌部位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 | 第16-27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1.1 研究区域概况和土壤样品采集 | 第16-17页 |
2.1.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| 第17页 |
2.1.3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17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17-24页 |
2.2.1 不同因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| 第17-19页 |
2.2.2 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 | 第19-24页 |
2.2.3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 | 第24页 |
2.3 讨论 | 第24-26页 |
2.4 结论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 | 第27-38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1.1 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测定 | 第27页 |
3.1.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| 第27-28页 |
3.1.3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28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5页 |
3.2.1 不同因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2.2 土壤微生物活性分布特征 | 第29-35页 |
3.2.3 土壤微生物酶活与土壤微生物量的相关关系 | 第35页 |
3.3 讨论 | 第35-37页 |
3.4 结论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 | 第38-71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8-39页 |
4.1.1 土壤总DNA的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| 第38页 |
4.1.2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预处理 | 第38-39页 |
4.1.3 多元统计分析 | 第39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67页 |
4.2.1 细菌群落alpha多样 | 第39-45页 |
4.2.2 细菌群落beta多样性 | 第45-48页 |
4.2.3 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的影响 | 第48-52页 |
4.2.4 细菌群落的LEFse分析及共发生网络分析 | 第52-56页 |
4.2.5 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 | 第56-61页 |
4.2.6 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 | 第61-64页 |
4.2.7 环境因子对真菌群落的影响 | 第64-67页 |
4.3 讨论 | 第67-70页 |
4.4 结论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5.1 结论 | 第71页 |
5.2 创新点 | 第71-72页 |
5.3 展望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附录 | 第81-8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