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土壤生物学论文

生物质炭添加量对塿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CH4、N2O排放的影响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生物质炭对土壤CH_4、N_2O排放的影响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6-17页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7-22页
    2.1 试验材料第17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案第17-18页
    2.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气体样品的采集与测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第21页
    2.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第21-22页
第三章 生物质炭对塿土微生物生物量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第22-42页
    3.1 结果与分析第23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、N、P、C/N的动态变化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生物质炭对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C源代谢活性的影响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生物质炭对根际、非根际土壤微生物C源代谢活性的影响第31-39页
    3.2 讨论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、N、P、C/N的动态变化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生物质炭对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C源代谢活性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生物质炭对根际、非根际土壤微生物C源代谢活性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41-42页
第四章 生物质炭对塿土CH_4、N_2O排放及小麦产量、品质的影响第42-52页
    4.1 结果与分析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不同生育期CH_4、N_2O吸收/排放通量动态变化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CH_4、N_2O累积吸收/排放量、产量、全球增温潜势及温室气体强度的变化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不同处理0~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含水率动态变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CH_4、N_2O吸收/排放通量与土壤有机碳、土壤含水率、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的相关关系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冬小麦品质指标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冬小麦品质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第48-49页
    4.2 讨论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生物质炭对CH_4、N_2O吸收/排放通量及累积吸收/排放量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生物质炭对冬小麦产量、全球增温潜势及温室气体强度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生物质炭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第51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51-52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2-54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2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个人简介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黄土高原退耕还草区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
下一篇:陕西省主要土壤类型的高光谱反射特性与有机质估测模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