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1 绪论 | 第9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及重点解决问题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2 文献梳理 | 第12-21页 |
2.1 房地产报道相关研究 | 第12-17页 |
2.1.1 业务操作层面探讨 | 第12-13页 |
2.1.2 媒体的社会责任探讨 | 第13-14页 |
2.1.3 媒体角色探讨 | 第14-15页 |
2.1.4 房地产报道文本内容分析 | 第15-16页 |
2.1.5 房地产软文相关 | 第16-17页 |
2.2 框架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7-21页 |
2.2.1 框架理论的起源及内涵 | 第17-18页 |
2.2.2 新闻框架理论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2.3 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研究 | 第19-21页 |
3 《天津日报》、《今晚报》房地产报道的框架分析 | 第21-33页 |
3.1 样本分析 | 第21-22页 |
3.1.1 样本选择 | 第21页 |
3.1.2 类目说明 | 第21-22页 |
3.2 样本分析结果 | 第22-30页 |
3.2.1 议题框架 | 第22-24页 |
3.2.2 新闻来源 | 第24-27页 |
3.2.3 报道版面 | 第27-28页 |
3.2.4 报道体裁 | 第28-30页 |
3.2.5 报道基调 | 第30页 |
3.3 小结与反思 | 第30-33页 |
3.3.1 两报房地产报道框架的整体特点 | 第30-31页 |
3.3.2 两报房地产报道框架的建设性反思 | 第31-33页 |
4 《天津日报》、《今晚报》关于房地产报道框架的个案研究 | 第33-42页 |
4.1 《天津日报》、《今晚报》对于不同新闻事件的报道分析 | 第34-38页 |
4.1.1 《天津日报》房地产报道典型个案的框架分析 | 第34-36页 |
4.1.2 《今晚报》房地产报道典型个案的框架分析——新闻报道 | 第36-37页 |
4.1.3 《今晚报》房地产报道典型个案的框架分析——软文 | 第37-38页 |
4.2 《天津日报》、《今晚报》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的框架分析 | 第38-42页 |
4.2.1 两报报道框架的高层次结构分析 | 第39页 |
4.2.2 两报报道框架的中层次结构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2.3 两报报道框架的低层级结构分析 | 第40-42页 |
5 我国地方媒体对房地产报道的特点及未来建议 | 第42-49页 |
5.1 我国地方媒体对房地产报道的特点 | 第42-45页 |
5.1.1 议题丰富、尊重新闻客观事实 | 第42-43页 |
5.1.2 关注民生,但百姓声音听取较少 | 第43-44页 |
5.1.3 都市报软文现象较为严重,但易于区分 | 第44-45页 |
5.2 对房地产报道的未来建议 | 第45-49页 |
5.2.1 社会:建立监督团体、监督机制 | 第46页 |
5.2.2 媒体:提高媒体从业者专业素养、道德自律 | 第46-47页 |
5.2.3 受众: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| 第47-49页 |
6 本文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建议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附录1: 《富力公主湾开启看房游新马模式》 | 第53-55页 |
附录2: 《本市开展房地产中介专项整治——中介“吃差价”,举报打电话》 | 第55-56页 |
附录3: 《量价创新高市区新房均价7月突破3万元大关——改善需求旺盛高品质房不愁卖》 | 第56-59页 |
附录4: 《惠灵顿河庭花苑首开热销10亿》 | 第59-60页 |
附录5: 《楼市红利催热次中心板块二手房》 | 第60-63页 |
附录6: 《二手房火有人连夜排队过户》 | 第63-64页 |
后记 | 第64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