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险人诉讼主体地位研究--以道路交通损害赔偿案为例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一、保险人诉讼主体地位类型分析 | 第12-16页 |
(一)保险人诉讼地位理论可能性 | 第12-14页 |
1.必要共同诉讼被告 | 第12页 |
2.普通共同诉讼被告 | 第12-13页 |
3.第三人 | 第13页 |
4.案外人 | 第13-14页 |
(二)第三人诉讼地位摒弃及原因 | 第14-16页 |
二、我国保险人共同被告制度之现实设计 | 第16-20页 |
(一)制度现状及质疑 | 第16页 |
(二)制度背景及优势 | 第16-20页 |
1.制度背景 | 第16-18页 |
2.制度优势 | 第18-20页 |
三、保险人共同被告制度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| 第20-30页 |
(一)现行制度的弊端 | 第20-27页 |
1.诉讼制度:对我国共同诉讼制度之挑战 | 第20-22页 |
2.保险法律:直接请求权之争 | 第22-24页 |
3.司法实践:制度设计脱离现实 | 第24-27页 |
(二)原因分析 | 第27-30页 |
1.违背审判规律 | 第27页 |
2.配套法律欠缺 | 第27-28页 |
3.理论准备不足 | 第28-30页 |
四、保险人诉讼主体地位制度借鉴与完善 | 第30-40页 |
(一)增设准必要共同诉讼之共同诉讼形态 | 第30-33页 |
(二)完善交强险制度之实体法依据 | 第33-36页 |
(三)完善合并审理之程序保障 | 第36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