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“微时代”与政府公共舆论引导的理论阐释 | 第19-34页 |
2.1 主要概念 | 第19-24页 |
2.1.1 政府公共关系 | 第19-20页 |
2.1.2“微时代” | 第20-23页 |
2.1.3 公共舆论引导 | 第23-24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4-27页 |
2.2.1 政府公共关系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.2 公共舆论传播理论 | 第25-27页 |
2.3 “微时代”的政府公共舆论引导 | 第27-33页 |
2.3.1“微时代”公共舆论的传播特点 | 第27-31页 |
2.3.2“微时代”政府公共舆论引导的意义 | 第31-32页 |
2.3.3“微时代”政府公共舆论引导的方式 | 第32-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“微时代”广州市基层政府公共舆论引导的现状分析 | 第34-60页 |
3.1 广州市基层政府公共舆论引导的措施及其效果 | 第34-40页 |
3.1.1 主要措施 | 第34-36页 |
3.1.2 实践效果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1.3 典型案例及其经验借鉴 | 第38-40页 |
3.2 “微时代”广州市基层政府公共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 | 第40-45页 |
3.2.1 网络传播功能彰显的挑战 | 第40-41页 |
3.2.2 媒介市场化趋势的挑战 | 第41页 |
3.2.3 新闻采访的挑战 | 第41-43页 |
3.2.4 公众利益诉求多元化与非理性表达的挑战 | 第43-45页 |
3.2.5 新闻发言人岗位风险的挑战 | 第45页 |
3.3 当前广州市基层政府公共舆论引导有待解决的问题 | 第45-59页 |
3.3.1 缺乏主动引导意识 | 第45-47页 |
3.3.2 公关组织架构单薄 | 第47-49页 |
3.3.3 公关组织机制滞后 | 第49-51页 |
3.3.4 人员公关素质不高 | 第51-54页 |
3.3.5 执行力不足引发危机 | 第54-55页 |
3.3.6 媒介运用手段单一 | 第55-58页 |
3.3.7 公众主体地位不高 | 第58-5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四章 “微时代”广州市基层政府公共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 | 第60-72页 |
4.1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公共舆论引导软实力 | 第60-66页 |
4.1.1 增强主动引导意识 | 第60-61页 |
4.1.2 完善公关组织架构 | 第61-62页 |
4.1.3 健全公关组织机制 | 第62-64页 |
4.1.4 提升人员公关素质 | 第64-65页 |
4.1.5 提高工作执行力 | 第65-66页 |
4.2 发挥媒介优势增强公共舆论引导灵敏度 | 第66-69页 |
4.2.1 构建多媒体自我发声平台 | 第66-67页 |
4.2.2 运用新媒介传播规律进行互动引导 | 第67-68页 |
4.2.3 熟悉传统媒介优劣势进行主动宣传 | 第68-69页 |
4.3 尊重公众主体促进公共舆论引导科学化 | 第69-71页 |
4.3.1 拓宽利益表达渠道 | 第69-70页 |
4.3.2 培育民意理性表达 | 第70页 |
4.3.3 关注社会公众关切 | 第70-7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结论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录 1 | 第78-87页 |
附录 2 | 第87-88页 |
附录 3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1页 |
附件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