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学前教育、幼儿教育论文

专业标准视域下中美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的比较研究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-4页
第1章 前言第9-22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由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基于学前教师教育深化改革的内在需求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基于改善学前教育实习指导的实践需求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基于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专业研究薄弱的现实需求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3 核心概念界定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学前教育实习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专业标准第12-13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第13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内相关研究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外相关研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综述第21-22页
第2章 研究设计第22-25页
    2.1 研究目标第22页
    2.2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研究内容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2页
    2.3 研究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文献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比较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个案研究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访谈法第23页
    2.4 研究思路第23-25页
第3章 中美学前教师专业标准的透视与分析第25-35页
    3.1 中美学前教师专业标准的透视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中国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(试行)》内容框架的解读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美国《初级和高级儿童早期教育专业认证标准》内容框架的解读第27-30页
    3.2 中美学前教师专业标准的拟合性要素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专业理念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专业知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专业能力第33-35页
第4章 专业标准视域下中美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个案的文本解读第35-43页
    4.1 中国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个案的文本解读——以S师范大学《幼儿园见习与实习指导》为例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框架结构解读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具体内容解读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呈现方式解读第38-39页
    4.2 美国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个案的文本解读——以《教育实习:早期教育实习指导》为例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框架结构解读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具体内容解读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呈现方式解读第42-43页
第5章 专业标准视域下中美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的比较分析第43-56页
    5.1 价值取向的比较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中美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价值取向的共性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中美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价值取向的异性第44-46页
    5.2 具体内容的比较分析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专业理念层面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专业知识层面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专业能力层面第50-56页
第6章 对我国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的启示及建议第56-67页
    6.1 对我国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编制的启示及建议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价值取向——深化反思程度,体现导向性和引领性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内容选择——突出细致实用,体现全面性和指导性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呈现方式——力求图文并茂,体现可读性和便捷性第60-61页
    6.2 对我国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使用的建议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我国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使用的问题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我国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使用的建议第64-67页
第7章 结语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附录第71-73页
致谢第73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校学生网络红客队伍建设研究
下一篇:蒋梦麟“教授治学”思想及实践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