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民政工作论文--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

昆明市官渡区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选题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二、文献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外文献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内文献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国内外研究评价第14-15页
    三、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技术路线第17-18页
第一章 公益性岗位相关概述第18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公益性岗位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公益性岗位的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公益性岗位的功能第19-20页
    第二节 公益性岗位的理论基础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家干预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第三节 我国公益性岗位政策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家层面政策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其他地区政策第22-25页
第二章 昆明市官渡区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现状第25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昆明市官渡区公益性岗位现状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业人员概况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从业人员的招录与退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从业人员的待遇问题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情况第29-30页
    第二节 昆明市官渡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状况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公益性岗位开发制度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公益性岗位管理模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公益性岗位的补贴情况第32-33页
第三章 昆明市官渡区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33-39页
    第一节 公益性岗位政策方面存在的缺陷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公益性岗位政策不完善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公益性岗位法律机制不完善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公益性岗位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第34-35页
    第二节 公益性岗位政策在岗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公益性岗位开发的渠道单一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公益性岗位政策在岗位开发的种类中缺乏科学性第35-36页
    第三节 公益性岗位政策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公益性岗位激励机制不健全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公益性岗位管理不规范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退出机制不健全第37页
    第四节 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对公益性岗位没有正确的认知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第37-38页
    第五节 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退出后的再就业问题第38-39页
第四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第39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德国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相关政策经验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拓展就业领域、进行职业咨询和就业指导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,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举办专门的职业培训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通过实施优惠、扶持政策,鼓励弱势群体自主创业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完善社会保险计划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提倡公平就业第42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公益性岗位经验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浙江省杭州市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享受一系列福利待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吉林省延边州进行公益性岗位管理电子化模式第42-43页
    第三节 公共部门劳务派遣经验第43页
    第四节 启示与借鉴第43-45页
第五章 完善昆明市官渡区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的对策建议第45-53页
    第一节 完善公益性岗位相关政策及法规第45页
    第二节 促进公益性岗位政策的岗位开发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促进公益性岗位开发的科学化、合理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合理界定公益性岗位的安置对象第46-47页
    第三节 健全公益性岗位的管理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建立健全的公益性岗位管理、监督机制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健全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权益保障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完善对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建立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群信息库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建立科学有效的公益性岗位动态监测体系第49-50页
    第四节 解决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自身问题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加大对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转变社会对公益性岗位的认知第51页
    第五节 解决公益性岗位人员解聘后再就业问题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考取事业单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转为公共部门劳务派遣人员第52-53页
结论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附录第57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县域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评估研究--基于湖北省三个县的分析
下一篇: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--基于曲靖乡镇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