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4-7页 |
摘 要 | 第7-8页 |
1 导言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| 第9-16页 |
1.2.1 理论框架 | 第9-13页 |
1.2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3 论文的思路与结构安排 | 第16-17页 |
2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| 第17-24页 |
2.1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 | 第17-22页 |
2.1.1 国外生态工业园发展现状 | 第17-20页 |
2.1.2 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现状 | 第20-22页 |
2.2 生态工业园的类型 | 第22页 |
2.3 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 | 第22-24页 |
3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生态工业系统概况 | 第24-30页 |
3.1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概貌 | 第24-25页 |
3.2 天冠集团生态工业系统结构及工艺过程介绍 | 第25-30页 |
3.2.1 天冠集团生产工艺流程 | 第25-27页 |
3.2.2 天冠集团生态工业系统生态产业链构成 | 第27-30页 |
4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生态工业系统工业共生模式分析 | 第30-39页 |
4.1 天冠集团工业共生系统构成 | 第30-31页 |
4.2 天冠集团生态工业系统工业共生模式研究 | 第31-34页 |
4.2.1 天冠集团生态工业系统内企业间共生模式分析 | 第31-33页 |
4.2.2 天冠集团与该生态工业系统内企业之间关系分析 | 第33-34页 |
4.3 天冠集团与卡隆堡生态工业园共生模式比较 | 第34-38页 |
4.3.1 相同之处 | 第34页 |
4.3.2 不同之处 | 第34-36页 |
4.3.3 两种模式优缺点比较 | 第36-38页 |
4.4 天冠集团生态工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深化发展 | 第38-39页 |
5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生态工业系统工业共生效益分析 | 第39-46页 |
5.1 天冠集团原有污染状况 | 第39-41页 |
5.2 天冠集团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效益分析 | 第41-44页 |
5.2.1 天冠集团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经济效益 | 第41-42页 |
5.2.2 天冠集团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生态效益 | 第42-43页 |
5.2.3 天冠集团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社会效益 | 第43-44页 |
5.3 天冠集团生态工业系统产业链工业共生效益分析 | 第44-46页 |
6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生态工业系统工业共生机理分析 | 第46-51页 |
6.1 交易费用成本降低促使企业参与工业共生 | 第47-50页 |
6.1.1 共生企业面临的交易成本 | 第47-48页 |
6.1.2 企业共生机理的交易费用分析 | 第48-50页 |
6.2 其它成本减少促使企业参与工业共生 | 第50-51页 |
6.2.1 排污费和污染处理费降低促使企业参与工业共生 | 第50页 |
6.2.2 采购成本降低促使企业参与工业共生 | 第50-51页 |
6.2.3 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工业共生 | 第51页 |
7 结论 | 第51-55页 |
7.1 发展酒精生态工业是天冠集团的必然选择 | 第51-52页 |
7.2 天冠集团生态工业系统内部形成了典型的酒精工业生态产业链 | 第52页 |
7.3 天冠集团生态工业系统为中心环绕型和复合实体工业共生模式 | 第52-53页 |
7.4 天冠集团生态工业系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| 第53页 |
7.5 天冠集团生态工业系统共生机理在于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| 第53页 |
7.6 天冠集团生态工业系统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Abstract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