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色图像偏色校正与阴影去除技术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7-13页 |
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7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9-11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偏色校正 | 第13-28页 |
2.1 颜色空间介绍 | 第13-17页 |
2.1.1 RGB颜色空间 | 第14页 |
2.1.2 HSV颜色空间 | 第14-15页 |
2.1.3 Lab颜色空间 | 第15-17页 |
2.2 偏色校正的经典算法 | 第17-20页 |
2.2.1 白斑法 | 第17-19页 |
2.2.2 灰度世界法 | 第19页 |
2.2.3 Retinex算法 | 第19-20页 |
2.2.4 其他算法 | 第20页 |
2.3 基于灰轴调整的偏色校正算法 | 第20-25页 |
2.3.1 灰轴拟合 | 第21-23页 |
2.3.2 坐标变换 | 第23-24页 |
2.3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8页 |
第三章 阴影检测及去除 | 第28-45页 |
3.1 背景知识介绍 | 第28-32页 |
3.1.1 阴影模型 | 第28-30页 |
3.1.2 研究现状以及经典算法 | 第30-32页 |
3.2 基于光照不变模型的阴影检测与去除 | 第32-38页 |
3.2.1 光照不变模型理论 | 第32-34页 |
3.2.2 最小熵技术 | 第34-36页 |
3.2.3 图像的重构算法 | 第36-38页 |
3.3 基于纹理一致的阴影去除算法 | 第38-44页 |
3.3.1 对于半影区域的处理 | 第39-42页 |
3.3.2 对本影区域的处理 | 第42页 |
3.3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2-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2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