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主权债务风险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1、绪论 | 第7-13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7-10页 |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| 第10-11页 |
| 1.2.1 研究思路 | 第10页 |
| 1.2.2 结构安排 | 第10-11页 |
| 1.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1-13页 |
| 1.3.1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1-12页 |
| 1.3.2 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12-13页 |
| 2、主权债务风险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| 2.1 传统的主权债务风险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2.2 关于主权债务危机产生原因的研究 | 第14页 |
| 2.3 主权债务与经济增长 | 第14-15页 |
| 2.4 关于日本主权债务风险 | 第15-17页 |
| 3、主权债务风险的度量方法 | 第17-26页 |
| 3.1 主权债务风险的定义 | 第17-20页 |
| 3.1.1 主权债务 | 第17-18页 |
| 3.1.2 什么是主权债务危机 | 第18页 |
| 3.1.3 主权债务危机的回顾 | 第18-20页 |
| 3.2 主权债务风险的研究现状概述 | 第20-26页 |
| 3.2.1 财政可持续性 | 第20-21页 |
| 3.2.2 国债规模 | 第21-23页 |
| 3.2.3 主权信用评级 | 第23-26页 |
| 4、日本主权债务的形成原因分析 | 第26-31页 |
| 4.1 日本国债的发展历史 | 第26-27页 |
| 4.2 外在原因 | 第27-28页 |
| 4.3 内在原因 | 第28-31页 |
| 5、日本主权债务风险分析 | 第31-47页 |
| 5.1 国家预算分析 | 第31-35页 |
| 5.2 财政可持续性分析 | 第35-38页 |
| 5.3 国债规模及特点 | 第38-43页 |
| 5.3.1 国债规模 | 第39-40页 |
| 5.3.2 日本国债的特点 | 第40-43页 |
| 5.4 主权债务信用评级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5.5 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| 6、主权债务风险分析的实证检验 | 第47-53页 |
| 6.1 蒙代尔-弗莱明分析框架的债务危机模型 | 第47-48页 |
| 6.2 实证检验 | 第48-53页 |
| 6.2.1 基于第一代金融危机的基本因素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6.2.2 基于VAR模型的变量因果关系检验 | 第49-52页 |
| 6.2.3 基于VAR的脉冲响应函数 | 第52页 |
| 6.2.4 综合结论 | 第52-53页 |
| 7、结论与建议 | 第53-55页 |
| 7.1 结论 | 第53页 |
| 7.2 建议 | 第53-55页 |
| 注释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| 后记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