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发动机论文--往复式发动机论文--理论论文

调合燃油组分对发动机燃烧过程可用能变化影响规律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可用能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1.4 调合燃油组分介绍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直馏汽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催化裂化汽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重整汽油第12-13页
    1.5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内燃机不可逆性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燃料种类对可用能影响分析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低温燃烧发动机可用能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 1.6 研究内容第15-17页
第二章 调合燃油组分对燃料抗爆性的影响与烃组分分析第17-23页
    2.1 调合燃油烃组分分析第17-19页
    2.2 燃油组分对抗爆性的影响第19-21页
    2.3 调合燃油组分组成影响因素第21-23页
第三章 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用调合燃油可用能分析第23-47页
    3.1 汽油调合燃油组分模型第23-25页
    3.2 燃烧模型概述第25页
    3.3 准维双区燃烧模型第25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模型简化和假设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燃烧模型基本方程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燃烧放热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发动机几何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传热子模型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工质物性计算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比热、焓和熵的计算第33-34页
    3.4 火花点火发动机可用能分析模型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总可用能计算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可用能平衡方程第35-38页
    3.5 火花点火发动机可用能分析流程第38页
    3.6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汽油机参数及工况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调合燃油组分对缸内温度、压力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熵随温度的变化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替代组分的可用能不可逆损失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各项可用能变化情况第41-44页
    3.7 运行参数对可用能的影响第44-47页
第四章 低温燃烧发动机可用能分析第47-61页
    4.1 低温燃烧技术简介第47页
    4.2 低温燃烧发动机化学动力学机理第47-48页
    4.3 低温燃烧热力学模型第48-49页
    4.4 低温燃烧发动机可用能分析模型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可用能项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化学可用能的计算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可用能平衡方程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低温燃烧发动机可用能分析流程第53-54页
    4.5 计算结果和分析第54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低温燃烧发动机缸内压力和温度变化情况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模型验证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各项可用能变化情况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燃烧过程中重要物质或自由基对化学可用能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化学可用能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6 异辛烷和正庚烷不同配比的影响第59-61页
第五章 燃油组分对发动机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第61-69页
    5.1 试验装置和试验燃料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试验装置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试验燃料第62页
    5.2 试验内容第62-63页
    5.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3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变负荷试验结果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过量空气系数对排放的影响第67-69页
第六章 结论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5页
附录 A第75-78页
附录 B第78-82页
附录 C第82-87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87-88页
致谢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DY光伏公司外贸营销策略研究
下一篇:基坑支护中排桩—圈梁结构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