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司法 ADR 制度的法律分析 | 第11-17页 |
一、 司法ADR制度及其相关概念 | 第11-16页 |
(一) 司法ADR制度 | 第11-13页 |
(二) 、司法ADR制度的阐述 | 第13-16页 |
二、 人民法院多元解决机制与国外司法ADR的关系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国外司法ADR制度的运行状况及启示 | 第17-26页 |
一、 国外司法ADR制度的运行状况 | 第17-24页 |
(一) 美国的司法ADR制度 | 第17-19页 |
(二) 英国的ADR制度 | 第19-20页 |
(三) 德国的司法ADR制度 | 第20-22页 |
(四) 日本的司法ADR制度 | 第22-24页 |
二、 国外司法ADR制度对我国民事纠纷的法院多元解决机制的启示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以泉州为例分析我国民事纠纷的法院多元解决机制的现状和不足 | 第26-40页 |
一、 泉州法院的多元解决机制概况 | 第26-31页 |
二、 从法律层面对泉州法院的多元解决机制进行考察与分析 | 第31-36页 |
(一) 泉州法院的多元解决机制的运作 | 第31-32页 |
(二) 从司法ADR层面对泉州法院的多元解决机制进行考察与分析 | 第32-36页 |
三、 法院的多元解决机制存在的不足 | 第36-40页 |
(一) 相关的法律、法规、司法解释不全面,位阶较低,缺少权威性 | 第36-37页 |
(二) 法定的解决机制种类较少,可供选择面较窄 | 第37页 |
(三) 法院外其他机构、人员解纷工作发展不平衡 | 第37-38页 |
(四) 法院的多元解决机制,过分依赖调解人的身份 | 第38页 |
(五) 培训指导、宣传推广工作不够深入 | 第38页 |
(六) 征信体系不全,失信成本太低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完善民事纠纷的法院多元解决机制的建议 | 第40-43页 |
一、 进一步完善法院多元解决机制立法 | 第40-41页 |
二、 注重经验总结,发展法院多元解决机制的方式、方法 | 第41页 |
三、 加大司法确认力度,保障法院多元解决机制的权威 | 第41-42页 |
四、 完善调解员库的管理,筑牢法院多元解决机制的基础 | 第42页 |
五、 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,促进法院多元解决机制的实现 | 第42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