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各国对外贸易论文--中国对外贸易论文--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--进口贸易论文

中国进口大豆定价权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引言第8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8页
    1.2 相关研究成果第8-10页
    1.3 主要观点第10-12页
2 缺失定价权带来的影响第12-15页
    2.1 大豆风波第12-13页
    2.2 产能过剩第13-15页
3 我国在大豆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第15-22页
    3.1 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家概况第15-17页
    3.2 中国大豆进口概况第17-19页
    3.3 中国大豆需求及消费第19-20页
    3.4 豆农第20页
    3.5 中间贸易商第20-21页
    3.6 国内加工企业第21-22页
4 我国大豆进口的定价机制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第22-27页
    4.1 传统大豆定价方式--“一口价”第22页
    4.2 新型大豆定价方式--“点价”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FOB 升贴水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CBOT 期货合约价格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运费第23页
    4.3 模型的建立第23-24页
    4.4 数据的整理第24-26页
    4.5 假设检验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经济学意义检验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统计学检验第26页
    4.6 统计结论第26-27页
5 我国缺乏国际大豆定价权的原因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 5.1 国内大豆供需失衡第27-28页
    5.2 期货价格定价受制于人第28-29页
    5.3 对外贸易政策和补贴政策第29-30页
    5.4 中间商控制(升贴水和运费)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中间商对原产地豆源的控制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对运输领域的控制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对需求国进行下游并购,扩展产业链第30-32页
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32-37页
    6.1 提高国内大豆产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第32页
    6.2 行业协会起到监督促进等应有作用第32-34页
    6.3 政策上充分利用 WTO 的绿箱政策第34页
    6.4 企业优化资金结构,建立全球网络第34-35页
    6.5 完善期货市场功能,实现定价权的转移第35-37页
参考文献第37-39页
谢辞第39-40页

论文共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风险控制研究
下一篇:中国游客对越南中部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