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7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4-17页 |
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17-24页 |
2.1 相关概念及内涵界定 | 第17-19页 |
2.2 建设用地整理的理论依据 | 第19-22页 |
2.3 建设用地整理的原则 | 第22-24页 |
3 桂阳县的基本概况和城乡建设用地状况分析 | 第24-32页 |
3.1 桂阳县的基本概况 | 第24-26页 |
3.2 桂阳县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分析 | 第26-32页 |
4 桂阳县城乡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 | 第32-49页 |
4.1 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来源 | 第32-33页 |
4.2 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影响因素 | 第33页 |
4.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 | 第33-47页 |
4.4 建制镇用地整理潜力 | 第47页 |
4.5 独立工矿用地整理潜力 | 第47-48页 |
4.6 城乡建设用地整理总潜力 | 第48-49页 |
5 建设用地整理模式 | 第49-54页 |
5.1 我国部分地区建设用地整理模式 | 第49-50页 |
5.2 模式选取的原则 | 第50页 |
5.3 桂阳县城乡建设用地整理模式实证分析 | 第50-54页 |
6 挖掘桂阳县城乡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难点及对策措施 | 第54-59页 |
6.1 挖掘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难点 | 第54-55页 |
6.2 挖掘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对策措施 | 第55-59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59-60页 |
7.2 研究创新与不足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附录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