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、绪论 | 第9-18页 |
(一)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(二)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的综述 | 第10-12页 |
2. 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集群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3. 文献评述 | 第14页 |
(三) 研究思路、内容及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 研究思路和内容 | 第14-16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(四) 创新点以及难点 | 第16-18页 |
1.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2. 研究的难点 | 第17-18页 |
二、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
(一) 中小企业集群及其特性 | 第18-20页 |
1. 集体学习性 | 第18页 |
2. 技术创新性 | 第18-19页 |
3. 共生合作性 | 第19页 |
4. 复杂适应性 | 第19-20页 |
(二)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 | 第20-21页 |
1. 中小企业融资缺陷理论 | 第20页 |
2. 中小企业融资纾困理论 | 第20-21页 |
(三) 风险投资理论 | 第21-23页 |
三、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迫切性和实现条件 | 第23-27页 |
(一) 构建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迫切性 | 第23-25页 |
1. 实现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的需要 | 第23页 |
2. 沟通群内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的桥梁 | 第23-24页 |
3. 通过孵化器提高群内企业的融资能力 | 第24-25页 |
(二) 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实现条件 | 第25-27页 |
1.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| 第25页 |
2. 风险投资发展迅速 | 第25-26页 |
3. 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| 第26-27页 |
四、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构设 | 第27-35页 |
(一) 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基本轮廓 | 第27-31页 |
1. 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界定 | 第27页 |
2. 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主体 | 第27-29页 |
3. 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框架 | 第29-30页 |
4. 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特点 | 第30-31页 |
(二) 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具体形态 | 第31-35页 |
1. 集群内的风险投资融资模式——“直投模式” | 第32-33页 |
2. 集群内外结合的风险投资融资模式——“联投模式” | 第33-34页 |
3. 两种模式的区别 | 第34-35页 |
五、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运作机制 | 第35-47页 |
(一) 筹资机制 | 第35-39页 |
1. 集群内的风险投资融资模式(“直投模式”)的筹资机制 | 第35-37页 |
2. 集群内外结合的风险投资融资模式(“联投模式”)的筹资机制 | 第37-38页 |
3. 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 | 第38-39页 |
(二) 风险评控机制 | 第39-47页 |
1. 风险识别和分析 | 第39-40页 |
2. 单个项目风险评估 | 第40-42页 |
3. 整体风险评估 | 第42-44页 |
4. 风险控制机制 | 第44-47页 |
六、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融资模式的效用分析 | 第47-51页 |
(一) 提高集群中小企业风险投资资金的可获得性 | 第47-48页 |
(二) 有利于提高风险监控能力 | 第48-49页 |
(三) 实现政府对私人风险投资的引导效应 | 第49-50页 |
(四) 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| 第50-51页 |
七、总结与政策建议 | 第51-55页 |
(一) 总结 | 第51-52页 |
(二) 政策建议 | 第52-53页 |
1. 组建并扶持集群财务公司的发展 | 第52页 |
2. 牵头发起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基金 | 第52页 |
3.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 | 第52-53页 |
4. 拓展中小企业集群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渠道 | 第53页 |
5. 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| 第53页 |
(三)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