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导论 | 第9-13页 |
第一章 《中国》的创刊 | 第13-24页 |
第一节 黄金时代的文学期刊生态 | 第13-16页 |
第二节 耀眼的白色花绽放 | 第16-24页 |
一、民办公助?还是作协领导? | 第16-21页 |
二、《中国》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《中国》的整体面貌 | 第24-55页 |
第一节 开放的《中国》 | 第24-28页 |
第二节 稳重的前期——1985年《中国》文学双月刊 | 第28-42页 |
一、名家汇集阵营 | 第28-31页 |
二、新潮中的沉稳 | 第31-37页 |
三、温和的宣传观 | 第37-39页 |
四、社会热点之回应 | 第39-42页 |
第三节 先锋的后期——1986年《中国》文学月刊 | 第42-55页 |
一、对诗歌"新生代"之扶植 | 第43-46页 |
二、对新潮小说探索之接力 | 第46-49页 |
三、对宣传纪律之冒险 | 第49-52页 |
四、对文学评论之锐意尝试 | 第52-55页 |
第三章 《中国》的终刊 | 第55-62页 |
第一节 调整?还是停刊?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 停刊与反停刊 | 第56-60页 |
一、对《决定》的质疑 | 第56-57页 |
二、对停刊理由的争议 | 第57-60页 |
三、"我们无罪,然后我们凋谢" | 第60页 |
第三节 社会反响 | 第60-62页 |
结束语 | 第62-63页 |
附录 | 第63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后记 | 第80-81页 |
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