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青诗歌创作和理论关系的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思想的发展、诗的时效性、政治性、主观性 | 第10-28页 |
第一节 思想发展变化 | 第11-21页 |
1、最初的理想 | 第11-12页 |
2、监狱生活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3、短暂的困惑期 | 第13页 |
4、诗风向现实主义转化 | 第13-15页 |
5、抗日救亡 | 第15-19页 |
6、找到光明 | 第19-21页 |
第二节 时效性、政治、主观性对诗的影响 | 第21-28页 |
1、政治对诗歌的影响 | 第22-24页 |
2、四十年代后诗风的蜕变 | 第24-25页 |
3、主观性对诗歌的影响 | 第25-28页 |
第二章 诗与大众化 | 第28-35页 |
第一节 关注大众,代大众呼喊 | 第28-30页 |
1、关注大众,代大众呼喊 | 第28-29页 |
2、反对诗贵族化,单一表现自我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诗的大众化 | 第30-35页 |
1、诗要让人懂 | 第30-32页 |
2、尝试大众化形式 | 第32-35页 |
第三章 诗与形象化 | 第35-47页 |
第一节 形象化的运用 | 第35-44页 |
1、赋予物体以人特征 | 第36-37页 |
2、以历史故事抒情 | 第37-38页 |
3、用想象的人物表情感 | 第38-40页 |
4、借用物体的象征意义 | 第40-41页 |
5、借描绘景地抒发情感 | 第41-42页 |
6、描绘现实人物 | 第42-44页 |
第二节 形象化对诗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1、形象的明确度与蕴藉 | 第44-45页 |
2、形象化与感情浮泛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后记 | 第50-51页 |
在校科研成果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