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货币论文

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系统仿真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0 引言第11-18页
    0.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0.1.1 选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0.1.2 选题意义第12页
    0.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0.2.1 国外关于量化宽松政策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0.2.2 国内关于量化宽松政策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0.2.3 国内关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第14-17页
    0.3 研究的内容、框架和方法第17页
    0.4 研究的难点、创新点和不足第17-18页
1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第18-24页
    1.1 概念的界定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量化宽松的概念及特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向量自回归的概念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概念第20-21页
    1.2 VAR 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VAR 理论的出现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VAR 理论的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1.3 系统动力学理论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系统动力学的提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系统动力学原理及建模步骤第23-24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24页
2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概述第24-29页
    2.1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内容及本质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本质第25-26页
    2.2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阶段第26-27页
    2.3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效果第2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7-29页
3 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概况第29-38页
    3.1 宏观经济的研究结构第29页
    3.2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第29-33页
    3.3 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宏观经济内部失衡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宏观经济外部失衡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通货膨胀压力巨大第35页
    3.4 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指标确定的准则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指标体系第36-3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4 美联储量化宽松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第38-51页
    4.1 美联储量化宽松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 4.2 美联储量化宽松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第40-42页
    4.3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对国内通胀的影响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国际贸易导致通货膨胀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资本流入导致通货膨胀第44-45页
    4.4 美联储量化宽松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增持的美国债券的投资收益率降低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美元贬值,造成外汇储备缩水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陷入“斯蒂格利茨怪圈”,引起更大损失第46-48页
    4.5 美联储量化宽松对中国消费和投资市场的影响第48-50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5 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第51-59页
    5.1 指标的选取第51页
    5.2 指标数据说明第51-52页
    5.3 模型的构建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平稳性检验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协整检验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VAR 模型过程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6 系统动力学流图实证分析第59-75页
    6.1 变量设计和函数说明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变量设计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函数说明第60页
    6.2 系统动力学中因果关系构建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金融市场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消费市场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国际资本流动第62-63页
    6.3 系统动力学实证分析研究第63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系统流图的构建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模型的检验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模型的系统仿真第69-73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73-75页
7 结论及建议第75-77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75页
    7.2 政策建议第75-77页
8 总结与展望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2-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精益服务体系研究
下一篇:A公司配送绩效评价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