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完善
中文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前言 | 第11-12页 |
一、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问题分析 | 第12-29页 |
(一)撤诉制度立法的不足和缺位 | 第12-17页 |
1、立法对撤诉申请时间旳规定过于笼统 | 第13-14页 |
2、对撤诉的范围规定不够具体、明确 | 第14页 |
3、撤诉裁定不规范 | 第14-15页 |
4、撤诉后再起诉之证据质证的法律空缺 | 第15页 |
5、撤诉后诉讼费用征收不合理 | 第15-16页 |
6、以撤诉方式代替诉讼和解不利于纠纷的最终化解 | 第16-17页 |
(二) 法院在撤诉中的角色悖论 | 第17-20页 |
1、申请撤诉中法院对撤诉权的过度干涉 | 第17-19页 |
2、法院按撤诉处理过于简单、武断 | 第19-20页 |
(三) 撤诉制度中原被告双方程序利益保护的偏颇 | 第20-22页 |
1、原告撤诉权过于宽泛 | 第20-21页 |
2、被告的合法权利和地位遭漠视 | 第21-22页 |
(四) 我国民事实务中撤诉率虚高问题严重 | 第22-29页 |
1、我国高撤诉率问题的现状 | 第22-26页 |
2、我国撤诉率虚高的原因分析 | 第26-29页 |
3、高撤诉率的不利影响 | 第29页 |
二、国外民事撤诉制度的借鉴 | 第29-34页 |
(一) 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撤诉制度 | 第30-32页 |
1、德国民事撤诉制度 | 第30-31页 |
2、日本民事撤诉制度 | 第31-32页 |
(二) 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撤诉制度 | 第32-33页 |
1、英国民事撤诉制度 | 第32页 |
2、美国民事撤诉制度 | 第32-33页 |
(三) 两大法系国家民事撤诉制度比较 | 第33-34页 |
三、对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完善建议 | 第34-43页 |
(一) 完善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立法规定 | 第34-38页 |
1、规范撤诉的时间限制 | 第34-35页 |
2、增加部分撤诉的规定 | 第35页 |
3、规范撤诉裁定 | 第35-36页 |
4、对撤诉后再起诉证据的质证与效力加以限制 | 第36页 |
5、科学界定撤诉后诉讼费的负担 | 第36-37页 |
6、赋予诉讼和解应有的既判力 | 第37页 |
7、规范按撤诉处理制度 | 第37-38页 |
(二) 协调当事人处分权、平等权与法院审判权 | 第38-42页 |
1、弱化法院在撤诉中的作用 | 第39页 |
2、限制原告撤诉权 | 第39-41页 |
3、保护被告权益 | 第41-42页 |
(三) 我国民事实务中高撤诉率问题的对策 | 第42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附件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