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思路、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思路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的框架结构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的框架结构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5页 |
·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的文献综述 | 第14-18页 |
·核心竞争能力内涵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核心竞争能力构成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隐性知识理论的文献综述 | 第18-23页 |
·隐性知识的提出 | 第18-19页 |
·隐性知识转化 | 第19-23页 |
·隐性知识与核心竞争能力关系研究综述 | 第23-25页 |
·隐性知识与核心竞争能力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隐性知识与核心竞争能力关系研究述评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| 第25-31页 |
·隐性知识 | 第25-26页 |
·隐性知识外部吸收和整合过程 | 第26-28页 |
·隐性知识的吸收 | 第26-27页 |
·隐性知识的整合 | 第27页 |
·隐性知识吸收和整合的模型构建 | 第27-28页 |
·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的作用机理 | 第28-31页 |
·隐性知识转移方式 | 第28页 |
·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的作用机理和 | 第28-31页 |
第4章 隐性知识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关联研究 | 第31-40页 |
·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特质和隐性知识本质 | 第31-32页 |
·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特质 | 第31页 |
·核心竞争能力的隐性知识本质 | 第31-32页 |
·核心竞争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技术能力 | 第32页 |
·市场能力 | 第32-33页 |
·管理能力 | 第33页 |
·企业文化能力 | 第33页 |
·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与核心竞争能力构成要素的关联研究 | 第33-36页 |
·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对核心竞争能力构成要素的作用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提升的核心竞争能力对隐性知识的反作用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基于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模型 | 第36-40页 |
·合作创新 | 第37-38页 |
·战略联盟 | 第38页 |
·企业重组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基于隐性知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路径研究 | 第40-45页 |
·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| 第40-42页 |
·工作轮换 | 第40-41页 |
·员工培训 | 第41页 |
·建立激励机制 | 第41-42页 |
·内部支持策略 | 第42-43页 |
·建立以知识为本的企业文化 | 第42页 |
·建立柔性的组织结构 | 第42-43页 |
·组织学习 | 第43页 |
·建立员工活动的"场所" | 第43页 |
·外部支持策略 | 第43-45页 |
·建立知识联盟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企业的社会资本 | 第44页 |
·非正式的社会网络 | 第44-45页 |
第6章 基于隐性知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实证研究—中兴公司的案例 | 第45-51页 |
·中兴公司基本情况 | 第45-46页 |
·中兴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过程 | 第46-51页 |
·获取外部知识阶段 | 第46-47页 |
·核心竞争能力的构成要素提升阶段 | 第47-50页 |
·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阶段 | 第50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3页 |
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51页 |
研究的局限性 | 第51-52页 |
未来研究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