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配电网自动化远方终端FTU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14-15页 |
ABSTRACT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24页 |
1.1 配电自动化系统简介 | 第17页 |
1.2 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及前景 | 第17-18页 |
1.3 配电自动化系统组成 | 第18页 |
1.4 馈线自动化终端 | 第18-22页 |
1.4.1 应用介绍 | 第19-20页 |
1.4.2 使用环境条件 | 第20页 |
1.4.3 电源要求 | 第20-21页 |
1.4.4 通信要求 | 第21页 |
1.4.5 基本功能要求 | 第21页 |
1.4.6 基本性能要求 | 第21-22页 |
1.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智能FTU总体结构及原理设计 | 第24-61页 |
2.1 主CPU选择及设计 | 第25-27页 |
2.2 存储芯片选择与接口电路设计 | 第27-31页 |
2.2.1 常见嵌入式系统存储器 | 第27页 |
2.2.2 Flash存储器选择及接口电路设计 | 第27-29页 |
2.2.3 SDRAM存储器选择及接口电路设计 | 第29-31页 |
2.3 网络芯片选择及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1-34页 |
2.4 串口芯片选择及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4-37页 |
2.4.1 RS-232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4-35页 |
2.4.2 RS-485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5-36页 |
2.4.3 RS-422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6-37页 |
2.5 RTC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7页 |
2.6 SPI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7-38页 |
2.7 看门狗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8-39页 |
2.8 JATAG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9-40页 |
2.9 A/转换电路设计 | 第40-42页 |
2.10 交流模拟量采集电路设计 | 第42-44页 |
2.11 直流模拟量采集电路设计 | 第44-45页 |
2.12 频率采集电路设计 | 第45-46页 |
2.13 遥信采集回路电路设计 | 第46-47页 |
2.14 控制输出回路电路设计 | 第47-49页 |
2.15 电源系统设计 | 第49-55页 |
2.15.1 交流双电源切换回路设计 | 第49-51页 |
2.15.2 直流24V电源回路设计 | 第51-52页 |
2.15.3 DC/DC隔离电源设计 | 第52-55页 |
2.16 按键及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| 第55-60页 |
2.16.1 液晶选择 | 第55-56页 |
2.16.2 液晶模块数据传输 | 第56页 |
2.16.3 按键输入电路 | 第56-59页 |
2.16.4 液晶通讯接口电路 | 第59-60页 |
2.17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三章 智能FTU硬件电路PCB设计 | 第61-77页 |
3.1 主CPU板PCB设计 | 第61-63页 |
3.1.1 主CPU板逻辑框图 | 第61-62页 |
3.1.2 主CPU板布局布线 | 第62-63页 |
3.2 电源板PCB设计 | 第63-66页 |
3.2.1 电源供电网络示意图 | 第64页 |
3.2.2 电源板防雷设计 | 第64-65页 |
3.2.3 电源板接地设计 | 第65-66页 |
3.3 模拟量板PCB设计 | 第66-68页 |
3.3.1 模拟量板逻辑框图 | 第66-67页 |
3.3.2 采集互感器选择 | 第67页 |
3.3.3 模拟量板PCB布局布线 | 第67-68页 |
3.4 遥信板PCB设计 | 第68-70页 |
3.4.1 遥信板逻辑框图 | 第68-69页 |
3.4.2 遥信板PCB布局布线 | 第69-70页 |
3.5 遥控出口板PCB设计 | 第70-72页 |
3.5.1 遥控出口板逻辑框图 | 第70-71页 |
3.5.2 遥控出口板布局布线 | 第71-72页 |
3.6 按键显示板PCB设计 | 第72-74页 |
3.6.1 按键显示板逻辑框图 | 第72-73页 |
3.6.2 按键显示板布局布线 | 第73-74页 |
3.7 母板PCB设计 | 第74-76页 |
3.7.1 母板逻辑框图 | 第74页 |
3.7.2 母板布局布线 | 第74-76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四章 智能FTU软件设计 | 第77-83页 |
4.1 界面显示任务 | 第77-78页 |
4.1.1 模块设计流程图 | 第77页 |
4.1.2 主要函数 | 第77-78页 |
4.2 开关量处理任务 | 第78-79页 |
4.2.1 模块设计流程图 | 第78页 |
4.2.2 主要函数 | 第78-79页 |
4.3 遥控处理任务 | 第79-80页 |
4.3.1 模块设计流程图 | 第79页 |
4.3.2 主要函数 | 第79-80页 |
4.4 测量数据运算任务 | 第80-81页 |
4.4.1 模块设计流程图 | 第80-81页 |
4.4.2 主要函数 | 第81页 |
4.5 CPU自检任务 | 第81-82页 |
4.5.1 模块设计流程图 | 第81-82页 |
4.5.2 主要函数 | 第8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第五章 智能FTU硬件电气性能测试 | 第83-89页 |
5.1 电压和电流基本误差试验 | 第83-84页 |
5.2 有功、无功功率基本误差试验 | 第84-86页 |
5.3 过载能力试验 | 第86-87页 |
5.4 状态量输入、输出及SOE分辨率试验 | 第87-88页 |
5.4.1 状态量输入测试 | 第87页 |
5.4.2 状态量输出测试 | 第87页 |
5.4.3 遥信SOE分辨率测试 | 第87-88页 |
5.5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试验 | 第88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六章 智能FTU硬件电磁兼容设计 | 第89-98页 |
6.1 电磁兼容概述 | 第89页 |
6.2 电磁干扰 | 第89页 |
6.3 电磁兼容控制技术 | 第89-90页 |
6.4 电磁兼容测试项目 | 第90-97页 |
6.4.1 电压突降和电压中断适应能力试验 | 第90页 |
6.4.2 抗振荡波干扰能力试验 | 第90-92页 |
6.4.3 抗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试验 | 第92-93页 |
6.4.4 抗浪涌(冲击)干扰试验 | 第93-95页 |
6.4.5 抗静电放电试验 | 第95-97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97-98页 |
第七章 智能FTU硬件绝缘性能及环境温度性能测试 | 第98-105页 |
7.1 绝缘性能测试 | 第98-102页 |
7.1.1 绝缘电阻测试 | 第98-99页 |
7.1.2 绝缘强度测试 | 第99-100页 |
7.1.3 冲击耐压测试 | 第100-101页 |
7.1.4 绝缘耐压试验改善策略 | 第101-102页 |
7.2 环境温度性能测试 | 第102-104页 |
7.2.1 高温试验 | 第102页 |
7.2.2 低温试验 | 第102-103页 |
7.2.3 恒定湿热 | 第103页 |
7.2.4 环境温度性能改善策略 | 第103-104页 |
7.3 本章小结 | 第104-105页 |
第八章 总结 | 第105-106页 |
附录 本文成果图片 | 第106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-111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