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会计论文--审计论文--各类审计论文

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研究--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为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1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现有文献综述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现有成果评价第19-20页
    1.3 研究范围、思路和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范围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21页
    1.4 创新与不足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文章研究创新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文章研究不足第22-24页
2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概述第24-32页
    2.1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和目标第24-25页
    2.2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环境管理审计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环境项目审计第27页
    2.3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特点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与其他类型的国家审计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与企业环境绩效审计、社会环境绩效审计第29-30页
    2.4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方法第30-32页
3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绩效审计案例分析第32-48页
    3.1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绩效审计的背景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简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审计现状第32-33页
    3.2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绩效审计的目标与内容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审计目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审计内容第34页
    3.3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经济效益指标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社会效益指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环境效益指标第36-37页
    3.4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绩效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审计准备阶段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审计实施阶段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审计报告阶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跟踪审计阶段第43页
    3.5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审计范围较窄、内容较单一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审计介入环境项目时间滞后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审计公告披露信息不足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审计后续跟踪整改缺乏实质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审计绩效指标体系不够健全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审计人力资源规模质量有待提高第46-48页
4 改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建议第48-52页
    4.1 扩大审计范围,拓宽审计内容第48页
    4.2 促进政府环境绩效事前、事中审计第48-49页
    4.3 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第49页
    4.4 强化跟踪审计程序第49-50页
    4.5 推动审计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第50-51页
    4.6 充实政府环境绩效审计人才队伍第51-52页
5 结论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后记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桥梁设计阶段的BIM模型建立研究
下一篇: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