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研究--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4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5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股权激励影响因素分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文献评述第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21-22页
2 股权激励的理论分析与制度背景第22-30页
    2.1 理论基础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股权激励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2.2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制度背景及实施现状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背景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我国家电企业发展现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我国家电行业股权激励实施现状第25-30页
3 青岛海尔股权激励案例分析第30-56页
    3.1 公司概况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青岛海尔发展历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公司股权结构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青岛海尔实施股权激励动因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3.2 青岛海尔股权激励内容第3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青岛海尔首期股权激励计划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青岛海尔二期股权激励计划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青岛海尔三期股权激励计划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青岛海尔四期股权激励计划第44-46页
    3.3 青岛海尔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股权激励对公司盈利水平的影响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股权激励对公司长期发展能力的影响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股权激励对公司获利能力的影响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股权激励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股权激励对公司股东收益的影响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实施效果总结第53-54页
    3.4 青岛海尔股权激励设计的优点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股权激励对象范围不断扩大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股权集中适度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积极发挥薪酬委员会的作用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股权激励方式愈加完善第55-56页
4 青岛海尔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第56-61页
    4.1 青岛海尔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股权激励对象分布较窄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股权激励规模过小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业绩考核标准设计不够合理第56-57页
    4.2 完善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对策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扩大激励规模和激励对象分布范围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恰当设计股权激励的条件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改善企业关于股权激励实施的外部环境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第59-61页
5 结论与展望第61-63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61-62页
    5.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华为股权激励机制及其研发投资研究
下一篇:地方政府利用PPP模式的财政约束研究